【案例】“口腔市场10倍暴利”引深思(2)

【案例】“口腔市场10倍暴利”引深思(2)

巨额差价,进谁荷包——链条“蛀虫”多

毛利率如此高昂,消费者承受高价,毛先生却认为齿科虽然“稳赚不赔”,却并非“一本万利”,因为“要打点的人很多”,很多差价都要“与人分成”。

首先,办证。在很多地方,想要开设一个齿科诊所:职业卫生许可证,工商证,税务证,缺一不可。最要紧的就是第一张证,只有从卫生局拿到医疗卫生设置批准书,才能把医疗器械许可证办出来。

毛先生说,和监管部门关系好的话十几万元、3个月内搞定,关系不够硬的话就要20万-30万元,可能还得等个半年多,才能从主管部门拿到证件。

其次,设备。毛先生说,投资齿科需要的牙床,出厂价并不算离谱,但卖到市场上价格可能翻番,这部分成本自然转嫁给消费者。高端的牙床20多万元,卖给公立医院60多万元,卖给私立医院大概35万元。“公立医院科室主任、设备科、财务、院长都要照顾到,否则就会被挑剔。”

“就连财务都要打点。”毛先生说,一般而言新发票会放在一堆发票的最底下,报发票时从上往下统计,正常排队钱款要晚好长时间才能打给公司。因此要给财务塞钱,财务把企业的发票塞在发票的中间,就能早点批下来。“一台60万元的设备接近一半的钱都送到了别人口袋,设备购买成本也成了投资齿科较大的投入之一。”

“资金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并不缺少,最需要的是资源,好医生才能带来更多的患者。”毛先生说,和利润相比,耗材的成本就“不足一提”了。

畸形市场要“矫正”——患者岂能买“冤单”

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韩亮表示,口腔市场的暴利问题不是由市场供需造成的,是在采购体系模式,也就是由所谓的招标、流通环节推高的;而且由于服务和技术无法从价格上体现,无奈转而通过医疗器械、药品价格反映出来,只能让最终的结果越来越贵。

韩亮说,消费者看到的是高利润,其背后是中间环节的高成本,而导致高成本的是权力寻租。“口腔市场暴利不是某一个环节的暴利,而是盘根错节。”

专家呼吁,应从体制上改变以药养医的模式,让患者真正为医生的知识和技术买单,而非为药品器械买单。

同时,规范市场,让药品和医疗器械在研发、销售、流通的所有环节都能公开、透明,才能真正“矫正”畸形的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看上去很有威慑力,但是有些模棱两可的地区需要更精确,要像惩治舌尖上的腐败时“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那样,精准到位。

即便牙科有暴利的情况,也是源于不充分和不平等的竞争

美国的种牙价格不低,但实际上还是被竞争拉低了,因为中国人和韩国人在美国开了很多牙科诊所,种一颗牙只要2000甚至1800美金。所以说竞争是降低价格的法门。

但是据在上海经营多家口腔诊所的毛先生介绍,在中国想要开设一个牙科诊所,最要紧的就是从卫生局拿到医疗卫生设置批准书,才能把医疗器械许可证办出来。想办证,和监管部门关系好的话十几万元、3个月内搞定,关系不够硬的话就要20万-30万元,可能还得等个半年多,才能从主管部门拿到证件。

这样的牌照发放方式,实际上是设置了市场进入门槛,阻碍了一些潜在的竞争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