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2)

印第安人的生活写照

约在2000年前,一个叫作阿纳萨扎伊的印第安部族在高原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起初他们在地下洞穴的坑里盖造粗犷的房舍,成为这里最早的聚居和以务农为生的印第安人。后为了躲避其他部族的侵袭,开始迁移到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石,垒砌墙壁,构置峭壁石室,在历史上称为峭壁居民。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内的印第安人建筑遗迹主要有两处最集中和最大:一处是峭壁王宫,一处是云杉之屋。峭壁王宫约建于11世纪,建筑形式类似于现代的公寓,分2、3、4层几种规格,总计有房间200多个。在峭壁王宫外缘,还盖有许多圆形地下室,供阿那萨扎人民社交活动或祭祀神明。这些建筑物虽然经过了千年的风霜 ,但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规模与工艺技巧。云杉之屋是第二大的建筑遗址,约建于12世纪。共有峭壁房舍 100多个。房舍周围还有500所古屋,是用于敬神的太阳庙以及阳台屋、落日屋、方塔屋、雪松屋、回音室等。此外在峡谷两侧的坡地处还有当时印第安人民开辟的梯田,在谷地建造水塘,在某些废墟上绘有壁画。这些遗址都反映出了当时印第安部族的社会形态,是印第安人的生活写照。

绝壁宫殿

绝壁宫殿

梅萨维德遗址的这些石屋均建在悬崖峭壁上,故到这里来参观的游人入室必须攀登一道惊心怵目的长梯或凭借扶梯下到地下室。梅萨维德公园内还有有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阿那萨扎部族的手工艺品,如造型精巧的黑白花纹陶器,鸳鸯杯、连柄杯、水瓮等。这些古迹是美洲大陆高度发展的印第安人文明的象征,对于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北美印第安人生活极有价值,同时也是一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绝壁上建筑的奇迹

梅萨维德,在西班牙文中是“绿色桌面”的意思。18世纪进入科罗拉多探险的西班牙人,在科罗拉多山脉的东边看到一片绿色的平地,被笔直的千尺绝壁团团围住,就象张桌子似的耸立在四周的峡谷中,就叫它梅萨维德。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想要一睹梅萨维德的景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四周尽是悬崖峭壁,崎岖狭窄的山路,深不可测的峡谷,高达两千多米的海拔,都阻碍着人们前进的脚步。数千年前,一队印第安人长途跋涉来到这片荒芜之地,为了生存,在垂直陡峭的岩壁上,建造出一间间的房舍。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民族传统不失,盖起了巍峨的祭祀殿堂。现代亚利桑那境内的侯琵族,据说是崖居人的后代,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居住在遗址里。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建筑的奇迹,自然有它的文明,它的精神以及它的灵魂。

责任编辑:田何馨,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