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反腐风暴

代表委员聚焦反腐风暴

摘要:“在看到成绩同时,不能忽视反腐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认为,腐败现象不是一地一时形成的,反腐也应“蹄疾而步稳”,由标及本,逐步推进。

原题:向“官以为常”的特权说不——代表委员聚焦反腐风暴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新华视点”记者陈芳、周婷玉、凌军辉)全国两会临近,“反腐倡廉”高居多个门户网站前瞻热点调查前列,也成为陆续抵京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一年来,高官密集落马,“小微”制度向特权开刀,中国反腐赢得群众的空前支持和期待。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反腐成败关系人心向背,希望反腐成果能由标及本,构建坚固的权力法律制度牢笼。

 防微杜渐,惩处腐败塑“为官底线”

月饼、贺卡、鞭炮,这些公款消费中最不起眼的礼品,去年以来被置于禁令监督的聚光灯下。用“小微”制度向特权开刀,直指滥用公款、铺张浪费顽疾。

关键节点的禁令,看是惩处干部腐败行为,实则连接成一条“为官底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枣强县芍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说:“此轮反腐针针见血、直击要害。党员干部就是要树立这样反腐的底线意识。”事实证明,群众看得见的奢侈浪费之风明显得到遏制。

“‘微创手术’治大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指出,腐败之于党的机体,犹如患者身上的脓肿。用公款的地方,钱再少也不能忽视;有公权的地方,事再小也不能漠视。

“‘小恶’不除,‘苍蝇’就易变‘老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安说,从查处的多起案件看,特权往往是腐败的前奏。一些党员干部正是从“帮小忙”、收红包、赴饭局等逐步滑入腐败深渊。

多位代表委员注意到,2013年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未来5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等相继出台,更清晰地传递出未来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惩治和预防并重的反腐新思路。

刘玉村委员说,这既彰显中央惩防腐败的坚持,也表明反腐的顶层设计逐步加强。

 “零容忍”全覆盖,反腐面前没有“特殊群体”

全国30余名“中央管理干部”落马,18万余名党员干部被追责——所涉人员从科级到省部级,涵盖政法、纪检、央企等关键领域,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反腐的强劲力度震惊官场。

“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抒说,高官密集落马,凸显了中央一查到底、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本轮反腐风暴中,除重点监督“一把手”,领导干部的“身边人”也不例外。内蒙古政法委原副书记杨汉中、安徽太和县委原书记刘家坤等诸多落马官员的腐败之途,往往都有情人、秘书为伴。此次落马高官中,冀文林、郭永祥等人都曾担任领导秘书。

“‘身边人’的腐败,往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高抒委员说,有“楼台”撑起保护伞,“身边人”才能狐假虎威。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