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结构调整要速度
本报记者 欧阳洁 王伟健
辜胜阻代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刘志彪委员:改变扭曲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向竞争性政策转型
宋志平代表:政府守住公共调节职能,不做运动员,只做裁判员
靠改革释放红利,夯实打造“升级版”底气
201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7%的增长速度,超过年初确定的7.5%的预期目标。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如何让经济增速“换挡”不“失速”?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代表说:“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要排除有害的GDP增长,实现提质增效。”
辜胜阻分析,过去高增长背后的代价太大: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的外需推动,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以及财富的过度非均衡增长。
“换挡期要面对的难题不仅仅是稳速度,还有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结构变化要速度,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怪圈。”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委员说。
去年以来,各项改革措施陆续亮剑,开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改革释放红利,换来了经济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提质增效,主要是靠改革来稳定宏观,搞活微观,夯实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底气。”刘志彪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