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有户籍没有公共服务不能叫市民化 (2)

辜胜阻:有户籍没有公共服务不能叫市民化 (2)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分别应该如何扮演角色?

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推进城镇化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引导民间资本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智慧城市与绿色发展、城市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城镇综合体和新型社区建设、中小银行和草根金融等方面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市场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城镇化应无所作为。仅靠市场“无形之手”会造成市场失灵,政府应在规划制定、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六个方面有所作为。但要防政府变成“闲不住的手”把好经念歪。

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突出以人为本。那么,如何使农民更好地转变为市民?

辜胜阻:几亿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镇化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议题。“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推进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让城市常住人口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是市民化的关键。要让几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市民化,可采取四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不改变户籍、持有居住证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形式。这种市民化人口在流入地享有类似子女教育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留农村户籍。这种市民化形式最受欢迎且改革共识最高。

有调查表明:约75%的农民工不愿意改变户籍,因为80%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是不稳定的,而农村户籍上又附着了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各种涉农补贴,“含金量”非常高。农民的心态决定了这一形式是未来市民化的最主要形式。城镇化不能只看户籍,有了户籍没有公共服务也不能叫市民化。

二是农业人口改变户籍、落户城镇的市民化形式。这类人要放弃农村户籍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福利,但可平等享有市民的所有权利。对这种类型的市民化要静观其效,因为差别化的落户政策使农民工在大城市落不了户,又不愿意去小城市落户。这种市民化方式风险最大,要稳而不能过急过快。

三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市民化形式。这类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了,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这是当前社会代价最小、市民幸福感最好的城镇化方式。这种方式在东部地区十分流行而且最具有生命力,正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四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变市民的市民化形式。城中村改造既可以惠及城中村农业人口,又可扩大城市住房供给;既关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数量的增长,这种形式潜力很大,可大力推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