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大机遇更大——信心来自庞大内需和转型升级
“我们零售业商机巨大。”全国人大代表、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董事长郑晓燕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这表明内需将在拉动经济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郑晓燕认为,无论是报告中提出的信息、养老消费等新热点,还是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消费增长有充分想象空间。电子商务网站“百大易商城”上线已经一年多,今年销售有望实现去年5倍的增长;百货商场正在转向购物中心化,中老年顾客定制、电影院等新业务,红红火火。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做了一个比喻: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哪怕一个冰棍只卖1毛钱,一人一年吃一个冰棍就有1.3亿元的市场。这么庞大的人口支撑的市场,在世界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宋林说,1994年华润收购了第一家啤酒厂,当时只有15万吨。如今华润的啤酒厂已经有87个,产量1300万吨,照样销得出去。这拜改革所赐,也是庞大市场的支撑,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的提出,更是增添了代表、委员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思路一变天地宽,不要总是盯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成本,而要看他们变成市民后带来的需求。”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市长李晖看来,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就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核动力”。
作为一市之长,李晖细细算起农民工进城落户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推动:农民工变成市民后,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待遇,其余的通过市场租赁或者购买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这是一笔庞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再庞大的市场,如果没有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也无法开发利用好。当前,随着各项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瓶颈的明显制约,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不掌握核心技术问题越发凸显,转型升级既成为一道难过的坎,又成为一个难得的重大机遇。
“转型升级要靠科技创新来推动,我们有基础、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介绍,中国科大与合肥市合作,成立了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一期工程已完工,和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及包括微软、INTEL、谷歌、中国电信等龙头企业成立了23家联合研发机构,孵化了34家科技创新企业。
“科技创新的星火为经济转型升级点亮了光明的前景。”侯建国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