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
中国政府网今年“玩”了一把“自媒体”,每天至少两次通过微信推送新闻。
李克强总理5日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后,该微信推送代表、委员、官员、民众、媒体等不同方面观察到的报告亮点,并附上权威解读和数据分析,其中《50句话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看两会》等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广泛转发。
人大、政协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送会议动态,还会提醒第二天的日程。
邵志清说,互联互通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点要求政府部门加快转变治理体系和理念,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中国政务信息的公开。”互联网专家沈阳说,信息透明公开将大幅减少流言、误解,促进官民双向交流达成共识,及推进反腐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接受采访时说:“互联网思维就像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用互联网方式,能够低成本地聚集大量的人,让他们来参与,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雷军所说的互联网思维正被中共领导集体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者常江评价,中国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增强新媒体意识,而且还在操作中取得了好效果。
2月1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千龙网发布图表新闻《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新闻中习近平以漫画形象出现,上身穿白色衬衫搭灰色夹克,下配深蓝色西裤,解释自己的时间如何被调研、访问、会议占用。
新闻得到网友高度赞扬,纷纷转发并高呼“好萌”。“时间去哪儿了”也愈发成为时下中国的一句流行语。
“至少现在民众可以比以前更加清楚地了解一度比较神秘的政治决策过程,并能更加方便地对代表和委员的履职、参政议政加以检视,这是思想解放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常江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