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届政府上任以后的第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要亮出本届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单,同时也要对下一年的工作作部署,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各界,甚至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建议将“7.5%左右”的“左”和“右”的容忍度扩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适时给出了“7.5%左右”的合理区间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实现这个目标有信心,但面临境内境外很多复杂的形势,要做出很艰苦的努力。

在经济增长的动力方面,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投资贡献率是54.4%,净出口贡献率是-4.4%。与过去两年相比,投资的贡献率在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比较疲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占比大,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对今年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此外,产能过剩、企业杠杆率过高、房地产、政府融资、影子银行等都存在风险,但我不认为这些风险会对中国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

我建议,可以将“7.5%左右”的“左”和“右”的容忍度扩大,这样有利于结构调整。

重要领域改革的新部署

报告

“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降房价需清理“雁过拔毛”式审批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总理的报告讲得非常坚决,特别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总理提到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房地产行业的确有很多多余的审批,而且有一些是“雁过拔毛”式的。

我们去年统计过,恒大有投资项目的全国130多个城市的审批:从买地到竣工交楼,再到给小业主办房产证,少的要盖50多个章,多的要盖110多个章。今年行政体制改革力度比较大,住建部在这方面也应规范和统一,哪些是该审批的,哪些是多余的审批,哪些甚至是“雁过拔毛”式的审批,需要全面进行清理。这项工作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行政审批时间一拉长,成本就上去了,房价也就上去了。

老百姓关心房价,但是如果房价构成的几个部分(地价、综合造价、政府规费、税收和企业利润)不往下降,房价就没法降。政府规费,每个城市也都不一样,收费最少的37种,多的157种。说句不好听的,乱收费太多。去年我们统计了一下,按平均值算,收取的规费大约占房价的11%。建议国家统一规范政府规费收取,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房价。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把地价控制得更好,政府规费降下来,税收有一个更好的方式来防止个别项目暴利,这样,房价的几个构成部分就非常明确。只有这样,建立长效的调控机制,降低房价,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报告

“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原局长周伯华:

简政放权并不是减轻政府责任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肯定了2013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同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项改革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大大简化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是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

改革后,企业只要拿到营业执照,就可以开始营业,只有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经营活动,才需要政府审批。此外,新政策将企业注册资本金实缴制改为应缴制,把资本金规模设定、监管的责任交给创业者。过去政府对资本金的监管非常困难,很难对企业应有的资本金规模进行准确的设定并强制企业执行,因此改革后,资本金规模设定及监管都由企业自己完成。

然而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减轻政府责任,而是要加强事后监管,变行政监管为依靠法制手段与企业自身治理。目前我们正在建立信息公示网络,所有企业在工商登记时,承诺的所有注册条件,包括注册资本金等,都要在网上进行公示,违背公示内容的企业将被列入警示、惩戒名单,性质恶劣的还将进入黑名单,受到相关法律制裁,这将加强企业自身治理,推动工商部门运用现代化的网络监管手段达到高效监管的目的。

报告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济光:

解决地方债,政策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两难选择

毋庸讳言,在目前的政府目标考量体制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问题仍然存在着较大难度,主要是中央政府在政策设计上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积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重大隐忧,需要中央政府制定多项措施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但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仍然相当重视GDP增长,仍然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保障房和其他城镇化建设及稳增长相关的投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就需要相应的改革勇气和决策智慧。

为切实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杠杆风险,我建议:一、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二、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三、继续深化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四、建立约束力强、透明度高的地方公债制度。五、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