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通过责任教育、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手段,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一岗双责”意识,促使其切实担负起抓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增强齐抓共管的协同性。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确保业务工作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深入到哪里。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增强科学考评的导向性。把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和开发区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开发区综合竞争力考核评价范畴。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标准、程序和办法,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改革创新,形成开发区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固定模式,促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对国家级开发区,逐步实行行政区和开发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即实行开发区的党工委、管委会和地方党委、政府合并设立、合署办公;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省级开发区,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同级政府的管理权限。二是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开发区政企分开、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投资与建设分开,探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经营管理模式,真正把开发区的职能集中到制定政策、加强监管、服务企业上来。三是完善开发区组织领导模式。坚持和完善开发区党政主职领导高配制度,提高开发区政治地位。实行横向大部制,科学合理设置开发区行政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扁平化管理。
强化权力制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是完善分权机制,防止权力过度集中。根据实际需要,坚持和完善开发区党政主职领导分设制度,严格落实一把手“四个”(财务、人事、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不直接分管制度。二是完善民主集中制,促进科学决策。完善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重大事项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和票决制。加强对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考核测评,完善述职述廉、任职回避、内部分工定期轮换等制度。实行决策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要充分开展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听证、决策评估、公示公开工作。三是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制度,堵塞容易滋生腐败的漏洞。完善招商引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土地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财经管理、干部人事等制度。推进职务消费改革,降低公务成本,防止隐形腐败。
强化教育监督,最大程度化解领导干部廉政风险。一是强化廉政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坚持分类施教,突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法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等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家庭活动。二是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对重要政策措施、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领域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开发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建设项目审计、年度财务管理状况审计。加强对开发区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健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集中教育、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将开发区纳入巡视巡查范围。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公示、听证、评价和情况通报等制度。三是坚决惩治腐败。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参加的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线索移交制度,整合办案资源,形成办案合力。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一是整治不良作风。在各级开发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整治,重点解决庸懒散软、吃拿卡要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规范执纪执法行为。完善综合执法检查制度,推行和完善首错帮助、改过免罚、重大行政处罚审查备案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自由裁量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