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体育高考治“小胖墩”,有效吗?(2)

【案例】体育高考治“小胖墩”,有效吗?(2)

措施

首批校园营养师开始培训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3日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同时市教委表示,首批200名校园营养师将于本周开始接受培训。

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奶类摄入量不足,而油脂、盐等摄入量过多。饮食不合理就会导致健康问题。

2011-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男、女生肥胖率分别达26.2%和15.2%;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呈上升趋势;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普遍存在。如不加强干预,中小学生将会成为慢性病发生的潜在人群。

“北京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不是食物不足的问题。”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张龙说,“而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从今年3月20日开始,市教委将组织开展校园营养师培训,首批200名。今年年内,全市800多所中小学校食堂将全部配有兼职营养师。校园营养师的职能是评估学生餐食谱,指导学生食堂制作营养餐,同时在学生中普及健康膳食知识。据统计,本市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有130多万人,其中在校就餐学生占2/3。

“小胖墩”考体育难让教育“瘦身”

学校是一个比社会秩序感更强的小社会,包括学习、穿着、头型、行为、思想、恋爱,甚至视力和体型,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因为教育部门手里有“考试”这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利器。“小胖墩”、“小眼镜”多起来了,政协部门也没忘“考试”这个撒手锏,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增加中考的体育分值。中考和高考是中小学生一生命运的两次转折点,此建议一下子抓住了姑娘小伙的命门,倘若实行开来哪个敢不听号令去锻炼身体。

北京市只有一成多学校有标准运动场所,将近九成的中小学生如何强身健体以便考一个体育高分,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些独生子女都是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口中怕化的角色,再加上唯分数论的教育轻视体育这些歪门邪道,即便有场地恐怕真正锻炼的人也不多。其实,学校里的运动场地相对而言已经很多了,城市里寸土寸金哪还有公共运动场所,出了校门更没地方锻炼,除非跟着老太忍着白眼去跳广场舞。

如果考虑到这些经不住深思的现状,让中小学生在学校里面加强锻炼,以便保持好的身材和良好视力,又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最不差选择。教育部门只需要采纳建议,树立一个体育考试的门槛,无论学校有没有运动场,回家有没有锻炼之地,学校、家长、学生肯定急中生智找到千姿百态的锻炼方式,以便让姑娘小伙中高考时不栽到体育上,甚至为了让体育成为加分项去“补课”。一旦姑娘小伙因此变得健美,不再是“小胖墩”和“小眼镜”,那么责任部门依靠成绩数字得出的良好效果也就有了现实的参照物。

老师的法宝,考考考。这个法宝到现在还没有丢,因为它是中小学生的指挥棒,指英语学英语,指体育学体育,有效得很。它指不到的空间就成了无人区甚至禁区,体育如果不被它选中,仍会继续隐身。只是,考试法宝在学生左肩放上语数外,还没站起身就在右肩放上体育,教育工厂出来的人才还有多少腰没弯下去?

考试是一把双刃剑,这边考中小学生,那边也考琢磨怎么考学生的人们。“小胖墩”和“小眼镜”增多,说明社会没提供对此干预的制度和场所,例如让体育成为生活新方式,学校建设完善的运动场,营养师进行营养摄入干预,在这方面考学生的人几乎没有得分。教育不“瘦身”,头疼医头的政策很像学生依靠转笔选择,指向东西南北,就选ABCD,如此答题谁又在乎分数呢,反正也努力了不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