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国家账本”(2)

如何读懂“国家账本”(2)

□六大问题

问题:支出情况缺乏细节

支招:增加链接介绍背景信息

部分内容的笼统与粗略是目前预、决算公开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投入大的项目,更应公开细致的支出,便于公众监督。而目前预、决算公开的实际情况是,“大类”预算、笼统预算、原则性预算公开偏多,欠缺更多具体项目和支出用途的细节。公布内容继续细化能否出台全国统一的政府预、决算公开的“国家级标准”?

叶青:有可行性。这方面可以做一个相关的“链接”,说明每个财政数字更多的背景信息。老百姓只要点击这个数字,就可以链接到相关信息,免得大家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难度:★★★★

问题:查询信息大海捞针

支招:统一栏目公布预算信息

目前预、决算公布栏目不统一。有公布在“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财政信息”等栏目内的,也有公布在其他栏目内的。还有单位是放在“滚动信息”栏内,不长时间观察很难发现。此外,公开信息放在一级、二级、甚至三级页面的都有。有些单位网站甚至连某些常用搜素引擎都搜不到,需要其他小众搜索引擎才能搜到。目前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一些省级部门的预决算和三公信息公开,都已涉及百余个部门。而在一些地区的区县级部门,涉及单位总数甚至可能达上千家。如此庞杂的部门,均由各部门自行公布,公众即使想监督,碍于海量信息获得的不易,也可能有些人会望而却步。能否明确通过某一个政府部门的网站进行统一公布,为公众提供便利。

叶青:可以做到。一是可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定部门预算公开的格式,越细越好。二是在门户网站中,预算公开的栏目放在统一的位置,让大家一目了然。三是政府要像重视收税一样重视支出公开问题。

难度:★★★★

问题:口径模糊易致误读

支招:人钱物产口径必须清楚

“三公”经费、工资福利等一些预算资金的去向直接涉及部门人数,但针对人数口径却不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某街道办事处人均年薪20多万元,该街道随即解释公示的工资福利支出为总数,但公示的在职人数仅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数,不包括也应计算在内的社工和协管员人数,导致误读。此外,例如公务接待费用的人均标准有多高?部委间以及同系统中央地方工资福利差距有多大,和社会平均工资相比如何?行政运转经费的人均水平多高,部门间运行绩效差距有多大?对于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公开单位是否有能力做到针对不同数据,公开更有针对性的口径。

叶青:可行。部门预算公开的口径一定要统一。有多少人,花多少钱,怎么花的,每个人各花了多少钱。“人-钱-物-产”的口径说清楚应该是不难的。关键是愿不愿意说清楚。

难度:★★★★

问题:沟通尚欠畅通机制

支招:不开发布会也应网上答疑

目前一些部门的信息公开还是单向传导,缺乏答疑机制。对于公众与媒体因此产生的疑惑,公开部门缺乏更有效的沟通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众深入准确地了解公开信息内容。

叶青:可行。各部门可以召开解答部门预算的专门新闻发布会。此外,不少部门已经有了微博、微信,在上面回答问题也不是不可以。公民、纳税人是有知情权的。

难度:★★★★★

问题:基层公开尚显粗放

支招:基层应认识到公开是必须环节

随着公开次数的增加,一些中央和省级单位在进行信息公开时,内容、格式与解释方式等已相对细化。相比之下一些区县级单位公开信息却显得较为“粗放”,如“三公”部分项目不公布增减幅度;还有的未公开“三公”信息;一些未公布具体支出项目,只知道总计花了多少钱,但“钱花到哪”仍未告知。由于区县部门是公众办事直接接触的部门,公众又生活在街道乡镇中,因此对于这些身边单位的信息公开,也格外关注。区县级公开信息的水准如何尽快提升?

叶青:基层可以提高公开精细水平。今年有些地方公开区县预算,属于提前一年公开。2015年是基层部门预算公开的最后期限。基层预算公开可能问题不少。这一方面要加强引导、统一部署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部门也要认识到,预算公开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预算环节。

难度:★★★

□大事记

◎2009年中央4张预算表首次公开

中央:2009年全国“两会”后,财政部首次公布了经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的4张表格,迈出了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重要一步。

地方:有个别地区公开预算信息。

◎2010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公开

中央:2010年公开的中央财政预算表格进一步增加到12张,基本上细化到“款”级科目。此外,实现了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向社会公开。2010年我国首次推进部门预算公开,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中,有75个公开了部门预算。

地方:18个省区市公

开了本地区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1年“三公”信息公开

中央: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得以公开。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数量增加到92个,并有90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决算。

地方:除一些省区市财政自身进行了公开外,还有部分省区市公开了省直部门的部门预算。

◎2012年部委预算基本统一格式

中央:2012年部委公开的部门预算内容更加细化,而且基本统一了格式,增加目录方便公众阅读,同时还采用了柱状图和饼状图等图文互动的方式,使解释说明更细化。

地方:公开预算的部门不断增加,内容更细。

◎2013年部委预算同步公布

中央:2013年相关中央部委均在一天内同步公开部门预、决算与“三公”经费信息。

地方:各地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如北京要求预算公开“三公”经费中凡涉及有费用增减的项目,要列明涉及职能调整还是人员增减等原因。

◎2014年“三公”压缩力度加大

中央:尚未到各部门公开预算时间。

地方:各地正在陆续公布过程中。今年北京“三公”预算总额的压缩力度堪称历史之最。

问题:按功能分类难监督

支招:扩大按经济分类公开内容

目前我国预算收支编列包括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分类两套主要体系。所谓功能分类体系,包括“小学教育”、“公立医院”、“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即使公布到“项”一级,因这些项目支出仍涉及方方面面,大家依然较难知道资金的具体去向。而经济分类体系,包括“人头工资”、“奖金”、“差旅”、“会务”、“公车运维费”、“公务接待费”等,了解这些单项信息更有助于公众知晓资金用于何处,并行使监督权。当前,我国财政预算公开一般采用的是按功能分类。今后预算公开能否更多转型为按经济分类编列和公开。

叶青:可行。预算公开应该“双管齐下”,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一起上。目前我国主要是按功能分类公开,但“三公”经费、会议费等公开,已经具备了经济分类的性质,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按照经济分类的公开内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