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重庆: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摘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灵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行并举,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习近平同志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这一根本方法的作风优势、政治优势,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人民群众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力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的因素是物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形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形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国家治理治理结构而言,是多元参与式管理、社会互动式管理和多渠道民主管理,而不是以往单一主体的管理。这样更有利于扩大民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