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2)

重庆: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2)

摘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灵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行并举,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发挥群众路线的作风优势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

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宗旨意识、思想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作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抵制和克服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过程中,培育形成了许多优良作风,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怎样建设一个党”的核心在于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怎样治理一个国家”的核心在于能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两大根本性主题。

良好作风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培养优良作风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证明,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干部作风。习近平同志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提高治理能力关键是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制度化保障作风建设。另一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既包括制度执行力也包括精神凝聚力,还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改掉不良作风,形成优良作风,就可以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可以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有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这些构成了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托。

而我们制度优势的核心在于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将群众中的意见(或是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让理论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意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给群众,使之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无限循环往复,就可以使我们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工作也越做越好,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