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可行吗?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可行吗?

【出 现】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也许为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应试倾向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路径——它至少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可以有这么一种和应试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

去年的早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在一次新闻通气会上宣布,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北京大学将与全国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北大招办对课程成绩予以认可。首批开设的五门课程为: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当年秋季学期,课程列表中又新增了计算机概论和地学。应当说,这是中国教育界第一次把已经在美国施行了70多年的“大学先修课程”理念在中国付诸实际——尽管二者并非同一事物。

2013年5月20日,北京大学成立考试研究院,并下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院士出任研究院理事长,北大、清华、天大、复旦等高校的招办主任作为理事参加了理事会。2013年9月14日,“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组织了首次考试,并在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学生成绩提供给部分985高校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参考依据。一年来,“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低调、稳健、有序、高效地推进,努力在中国探索一条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无缝链接”的可能性路径。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推出之后,社会舆论争议很大。第一个质疑是它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其意暗指此举与教育部关于“减负”的政策相冲突。

我认为,这种忧虑是对教育部“减负”政策的误读和僵化理解。首先,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受教育周期分布在不同阶段,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减负”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初级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而非学习负担);如果到了高中阶段,仍然僵化地执行这一政策,很可能的结果是学生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教育质量也随之下降了。其次,在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应试培训”(培训不是教育,因此我不再使用“应试教育”一词)模式下,学生面对的是数不清的作业和试卷,以及毫无意义的大规模重复性训练,这些的确是应当大减特减的负担;但如果学生面对的是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么,这些很可能就是最快乐的事而非痛苦不堪的“负担”——哪怕这意味着也许他(她)要阅读更多的书,查找更多的资料,参加更多的活动以及更少的睡眠时间,等等。事实上,即便是在“快乐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最好的私立高中(而非一般的公立高中)的学生也是非常辛苦的,那些想读哈佛、耶鲁等顶尖大学的学生,其辛苦程度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和我们的唯一差别在于他们很快乐而我们很痛苦。最后,“学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对于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他(她)面临的问题不是负担重,而是吃不饱。强迫他(她)和其他学生齐头并进,对他(她)而言既是痛苦,也不公平,还意味着浪费。为什么我们不能按照老祖宗“因材施教”的方式,给他(她)们提供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恰切选择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波峰”拉到平地才算是公平呢?总而言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一定不是面向所有学生而开设的,它只针对少数对某一门课程某一领域最有兴趣的而且是已经学有余力的学生。

上述分析也许显示了理论的“苍白”,真正有说服力的还是学生的自我感受。一位选修了“大学化学”课程的同学说:“这种感觉就像是荔枝,外面的壳看起来很难吃,但是剥开以后发现很诱人,咬下去特别好吃……”一位参加了考试的学生在试卷上写道:“看到这张试卷的第一眼,我就差点哭了。题型很新,题目很活,基本偏向于开放性试题,作为应试教育产物的我,真的欲哭无泪。学了两年的竞赛,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题型,也没有想过这种不止一种答案的题该怎么去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也许为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应试倾向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路径——它至少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可以有这么一种和应试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