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掷千金”的豪华“宝马班”可以有吗?(2)

【案例】“一掷千金”的豪华“宝马班”可以有吗?(2)

各方争议

“订单培养”是否公平?利弊几何?

然而,“订单培养”也存在争议。企业“私人订制”,花大力、下血本培养,教的内容都针对单一品牌,这样的模式会不会导致学生就业选择面狭窄?会不会引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李文明并未进入“宝马班”学习。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羡慕“订单培养”的学生,“在普通班学综合技术,以后就算公司倒了还能自己开店创业,不会饿肚子。”

“订单班”也引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诟病。“学校高规格培养‘订单’学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侵占其余学生的教育资源,导致严重的失衡。”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自立说,“建议将这种好的教学模式扩大到非订单班级,让学生共享师资、硬件、实习机会等优势资源。”

观点争锋:豪华“宝马班”可以有吗?   

反对:职业院校设“宝马班”,莫小觑负面性

诚然,该学院开设“宝马班”,属于企业的一种“私人订制”,符合相关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对接市场要求培养人才。既然宝马公司需要“高大上”的员工,他们豪华定制“宝马工人”,相关职业院校确实没理由拒绝联合培养的要求。

职业院校高规格培养“订单”学生无可厚非,但“宝马班”的开设,其负面性也不可小觑。一者,“一校两制”的培养格局下所惠及的学生群体较小。“订单教育”确实引进了更为实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惠及的学生群体实在太过少了,每年仅培养二三十名“宝马学生”,在“一校两制”之下,众多的学生只能过着草根生活。二者,有可能侵占了其他学生的教育资源,导致教育不公。毋庸讳言,“宝马班”学生享受着学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其他学生基本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这对众多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三者,有可能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带来不小的冲击。“宝马班”的学生享受着超级待遇,会让他们有一种极度的优越感,在人际交往中有可能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屑甚至鄙视;而非“宝马班”学生有可能在冷眼中产生怨气甚至戾气,总想找个机会释放。两种培养模式,两极分化可能相当明显。

教育需要创新,但绝不是走贵族路线、热衷培养极品人才。作为职业院校来讲,不能“唯财是举”,只要企业愿意砸金,什么班都敢办。办平民教育、走大众化道路,应该是所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倘若被功利绑架而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样的职业教育有何价值和存在的必要?

对办“宝马班”有三忧

一忧会违背高等教育规律。表面来看,“宝马班”是企业向学校下的一张人才“订单”,是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这似乎无可厚厚。然而,高职院校本来有自己的学校文化、教学内容与教育流程,如果以企业人才标准为依据教学,岂不是把办学目标局限在传授学生谋求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违背高等教育的规律吗?

二忧会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宝马班”是企业对培养目标和标准提出具体要求,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方式,侧重于企业与学校的需要。尽管“宝马班”满足了企业所需人才与学校就业率的需要,但难以满足学生职业兴趣的多样性,忽视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塑造,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

三忧学生会难以重新择业。订单培养主要是满足企业甚至岗位的需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突出岗位技能训练,学校就没有足够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必然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变能力较弱,难以应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另外,订单培养还有滞后性,学生毕业后可能因知识与技能已经落后于企业岗位升级换代的要求,以致在重新择业时陷入因技能单一而失业的困境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