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机构编制部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机构编制部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改革任务,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善人民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机构编制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意愿,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改革涉及的问题,谋划改革思路,提出改革举措,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坚持“为民”导向。“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改革过程中,在遇到复杂难以权衡的问题时,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首先想一想群众期待什么,群众的利益要如何保障。这次改革将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的就是要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服务保障民生的水平和能力。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纳入机构编制工作范畴,充分体现了简政放权与优化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更好地发挥市场、社会和基层政府的作用。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研究明确政府哪些权力需要减少下放,哪些职能需要加强或调整,推进政府向市场、社会、基层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面大量广、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基层管理;企业投资项目,除特殊情况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努力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实现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审批体现的更多是权力,而监管则更凸显责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研究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层面研究务实管用的办法,解决好简政放权后的市场监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把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提高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在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同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三是严格控制设定行政许可,规范优化审批流程。今后一般不新设行政许可,因特殊需要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以及国务院相关标准和程序执行。通过公开审批事项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