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案发高龄官员,权力余热成隐患(上)(2)

腐败案发高龄官员,权力余热成隐患(上)(2)

——官员腐败易栽“59岁”

三、去年被查处公职人员中“59岁现象”明显

据媒体引用的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有18.2万名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40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办,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2014年刚过去两个月近三个月,已有三四名副部级官员被查。十八大以来打掉的“老虎”,也显示“59岁现象”严重:

1

四、“59岁现象”存争议,舆论剑指“权力”脱轨

舆论对于是否真的存在“59岁现象”看法不一,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都从层次理论、政治体制、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对“59岁现象”进行过研究,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观点认为,“59岁现象”只是个伪命题,持这种观点的网友表示,无论是老干部或年轻干部,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

事实上,有一点网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性贪婪是这些所谓“59岁”官员们落马的致命伤,根本原因还是对权力的放纵。

还是“权”上出了问题东北新闻网发表文章指出,59岁之所以成为官员腐败的重要时间节点,一是官员心中还心存贪恋,希望利用现有的权力,最后再捞一把,二是领导干部在人事任用有发言权,企图通过提拔任用,为自己的部下铺好出路。无论哪一种,都是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归为一点,还是在“权”上出了问题。

治腐之本是抓住“核心话题” 针对“59岁现象”,《检察日报》曾发表作者房连水的文章认为,就所谓现象解决现象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扬汤止沸,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其效果才是事半功倍釜底抽薪。根本就是要始终抓住监督机制、民主制度、约束权力、公开透明这些“核心话题”,才符合当今对腐败问题认识的应有高度,才是根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症结源自管理制度与用人体制已故的社会学家、优秀的反腐败理论研究专家邵道生先生说过, “59岁现象”之所以发生,还是源于这批家伙素质的低劣(尤其是那种贪得无厌的贪婪之心),源于这批家伙利用了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源于我们社会用人体制上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治理“59岁现象”。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