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9)

京津冀一体化: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9)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让这一战略起点很高,同时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相应的探索、引领作用。

缩小落差 共享资源

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落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障碍。参加研讨的专家指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原因,北京要转移产业、外迁人口困难重重,没有北京市民愿意放弃自己的户籍,成为河北某个城市的居民。

“北京教育、医疗等条件好,河北、天津与之相比落差较大。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肯定不愿到河北去。”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的张女士直截了当地说。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随着数十万北京人口到河北燕郊居住,当地教育面临巨大压力。每年适龄小学生增长2000多人,学校里几乎每间教室都挤得满满当当,甚至连下课上厕所都得举手示意老师,一个个排队有序进出,以防发生拥挤。

对于京津冀三地“居户分离”的人来说,现实中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教育。一些居住在河北的北京市民告诉记者,由于医保关系在北京,所以尽管当地医院方便,但也不得不选择到北京看病,否则很难报销。

马晓河说,三地要构建一体化、同城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当人们在保定住和在北京住生活质量一样的时候,人口才不会向北京过度聚集。在欧洲,一些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生活舒适度更高,人口分散,就是因为保障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存量转移难度较大,可在增量上做文章。”张贵认为,应推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新增部分落户周边地区,以多种方式向周边辐射和延伸,同时北京周边地区自身也要加大医疗、教育的投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缩小与北京的差距。

张占斌说,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总体需要较长时间,但有一些领域,比如交通、通讯的互通互联可以先做起来。“北京、天津到唐山、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等城市的城际列车可以加快开通,这样既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资源在三地之间的流动和共享。”(记者 刘元旭)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