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可以找厕所
北京的厕所不少,但是如果不熟悉情况,花一二十分钟找不到一个厕所也很正常。陈永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作智能手机的APP软件。只要使用智能手机软件,一打开,通过GPS功能就能找到厕所。但针对还有不少人不用智能手机的情况,陈永表示,公厕还需固定指示标识。
此外,本市今年将对街巷胡同、居住小区、校园周边、郊区村庄等开展集中治理。实施中心城区100条街巷胡同、全市100个校园周边和100个集贸市场周边环境示范工程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胡同违规广告牌匾、小广告、破损道路、地锁等也将在清理整修范围。
莫让“第三卫生间”昙花一现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位女士带着三四岁的儿子外出,或者一位男士带着三四岁的女孩外出,此时父母想去卫生间,但把孩子单独放在外面不放心,带进卫生间又怕引起里面异性的反感;同理,当女儿带着年迈不能自理的父亲外出,或儿子带着年迈不能自理的母亲外出,当父母要上卫生间须有子女从旁扶持时,也会出现这种尴尬情况。另外,一些残疾人因隐私或方便等问题,也需要特殊的卫生间。正因如此,建设“第三卫生间”的呼声日渐高涨,几年前就有北京市的刘金刚等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增设“第三卫生间”。
千呼万唤始出来。去年北京终于有了“第三卫生间”,这无疑是一种文明和进步。“第三卫生间”有独立的结构,人们在里面可以互不妨碍,并配有相应的适应于残疾人的设施。很多发达国家都有“第三卫生间”,中国是文明古国,不能没有“第三卫生间”。目前,“第三卫生间”在中国尚处于嗷嗷待哺、蹒跚学步阶段。
不可否认,各级各地政府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小城市都有公测,很多城市甚至有星级公厕,厕内设有老残、妇幼使用的卫生间,梳妆台、冲刷洗手、无障碍设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如厕难和如厕尴尬问题。既要解决如厕难问题,更要解决如厕文明问题,这在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
万事开头难。北京有了“第三卫生间”,其他地方肯定慢慢会有。当然,有了“第三卫生间”,并不是大家如厕就文明了。要让“第三卫生间”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对产权单位和使用管理单位落实工作进行督促,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整改,确保“第三卫生间”全部开放运行;其次要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爱惜、保护和正确合理使用“第三卫生间”。否则,如果“第三卫生间”伤痕累累之后昙花一现,那才是最大的不文明和悲哀。
“第三卫生间”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所谓“第三卫生间”,亦称“中性卫生间”。它有别于现有公厕的男女分区设置,其用途主要为方便市民照顾家人如厕,有独立的出入口,方便父母带异性孩子或者子女带异性老人外出时,为老人孩子如厕提供方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