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国如何

战败国如何"正常化":德国的经验 (2)

两种“克服历史”并非老套的“好德国”与“坏德国”二元结构的重现。它们没有截然分立,有时还相互纠结。但总体而言,第二种方式略胜一筹。它没有提出“正常化”的口号,却让联邦德国在今天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战败国中的“正常国家”。其中值得重视的经验或许可被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界人士审时度势。1949年以来,德国政坛不乏昏招叠出的政客,他们在“正常化”的叫嚣下,以“民族复兴”为幌子,试图捞取个人政治资本。他们或曾赢得过短暂的胜利,但最终却失去了广阔的行动空间。与此相反,大部分政治家会从德国的地缘政治出发,把传统的“德国中的欧洲”视角转变为“欧洲中的德国”立场。这种从民族共同体向跨民族联合的转向,自然有利于“克服”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历史叙述。

第二,学界精英坚持不懈。在德国,历史教育始终是一个公共话题,而不是兰克弟子们的专利。“道德优先”超越了“如实直书”,成为通行的学术准则。走出书斋的知识分子继承了启蒙时代的精神,始终以塑造德国政治文化为己任。这一点为“正常化”之路指明了方向。

第三,大众媒体正向介入。被誉为“第四种力量”的大众媒体在“克服历史”的这出大戏中扮演着颇为复杂的角色。两股思潮都以它为平台,试图操控公共舆论。在这一意义上,大众媒体的左右分野颇为明显。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左右,这些媒体的自省意识与日俱增。尤其在1990年代每次大规模历史争议结束后,它们都主动承担回眸和总结的使命。这是避免争论中“剑走偏锋”的最好方式。

第四,国际社会持续施压。在历史上,“德国问题”就是“国际问题”。同理,德国的“克服历史”也成为国际性的重大话题。从建国初期大赦令开始,德国的每一步“正常化”举动都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盟国和受害国)的严密关注。德国统一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承认二战后东部界线不变的现状。另一方面,伴随欧洲化进程而来的是德国历史的欧洲化。在2000年召开的犹太大屠杀会议上,居然有22位欧洲元首参加。奥斯维辛业已成为西方文明困境的共同隐喻。由此,德国不再可能借助否认犹太大屠杀而实现所谓的“正常化”目标。

在二战已经结束将近70年之际,某些战败国渴望“正常化”的心情不难理解。不过,在它们决定采用哪一种“正常化”方式之前,联邦德国“克服历史”的经验或许可作借鉴。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它的探索同样深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