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来临,应以短痛换发展(4)

新消费时代来临,应以短痛换发展(4)

让社会资本不再有疑虑

时代周报:在博鳌论坛上进行的讨论显示,民营企业家对混合制改革大多持观望态度而非乐观参与,那么如何能够激发社会资本的热情?是否改革国企的用人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必须的?从央企高管的去行政级别化入手是否一种好的改革方式?

迟福林:国企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用人机制问题。第一,混合制改革的一个目的是激活社会资本;第二,重点则是反垄断。垄断行业不改革,社会资本进不去。第三,在这个前提下,重心应当放在中小企业,希望社会资本能起重要作用。

社会资本最担心的就是参与国企,利益得不到保障。发展改革设计的目标很清楚,是激活国有资本,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现实的很多情况,正好与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问题在于改革的行动不到位。第二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没出台,未来国有资本的管理重点是管资本而不是管企业。重点在于管理资本,不在于参股比例的大小,也不在于企业的形态。

这将随着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改变而自然实现。将来高管的任免都由董事会来决定,这样国企的内部结构就会逐渐发生变化。现在简单地从人事组织办法上进行改变,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时代周报: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对国企改革的效果是否持乐观态度?

迟福林:从管企业到管资本,会发生三个变化:第一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变化,目前管事、管人和管资产是三者相结合的。未来则主要管资产,人谁管呢?企业自己管。第二,追求的不是国有企业的大小,而追求国有资本的效益,你在哪个领域国有资本的比例会比较小一些,比如在竞争性行业就不追求国有资本控股或必须占一定比例,这样混合制才能发展起来。追求的目标会进行转换,在公益性领域,国有资本则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第三,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一部分变成公益性国有企业,一部分以资本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这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顶层设计和顶层协调做好,我对国企改革的未来还是非常乐观的。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如果国企行政化倾向不改变,资本效益难以提高,企业也难以发展。市场的力量也将倒逼国企改革进行。

时代周报: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迟福林: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有三方面因素:第一是市场开放的严重滞后;第二,税收制度也严重制约着服务业的发展,目前的税收制度是鼓励重化工业的发展;第三就是服务业用地价格比工业价格高好几倍,有的地方达到四五倍,甚至低价、无价提供工业用地,目的是快速做大GDP。

从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一是要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建立以消费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第二,用地政策方面要进行改革,至少要做到两类行业用地价格相当—用地价格过高使中小企业进入服务业的成本过高,将大大抑制服务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小企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