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突围原是军事用语,指突破对方的重重包围,恰似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境况。改革要闯新路、开新篇,势必遭遇各种包围,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勇于挑战、打破常规实现突围。在世情、国情和省情深刻变化,贵州改革开放明显滞后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的形势下,想要冲出重围,首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在改革开放中发扬龙马精神、快马加鞭”等重要指示精神,从观念、方法、作风三个方面强力突围,由此破解贵州全面深化改革难题。
一、观念突围:贵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束缚改革的脚步,先进的观念方可引导前行。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第一道程序”就是思想观念上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我国改革开放的征程,无时无刻不在与陈旧的观念、僵化的思想宣战。在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贵州,与沿海发达省市甚至毗邻兄弟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仍有不小差距,而发展及民生的差距根本上源于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差距。如果不能在思想观念上努力争得恩格斯所言“第一小提琴”,就更加难以厘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难以找准创新的方向,难以把握改革的着力点,进而难以加快追赶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下大力开展以“十破十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大解放,以观念突围为前提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第一,着眼总目标,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观念的突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并提出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新概念。从管理到治理,虽一字之变,但其内涵与外延有了巨大变化。管理是一个纵向垂直的隶属体系,而治理是一种更加注重平等协商、横向沟通、双向互动的状态。实现“管理”向“治理”观念的突围,要从贵州实际出发来一次观念革命,更新不合时宜的旧观念、老思路,实现治理主体、途径和方式的转变。在主体上,实现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在途径上,实现从“由上而下的单项指令”向“平等协商的双向互动”转变;在方式上,实现由“行政”为主向“法治”为主转变,真正把“治理”的着眼点放在促进社会参与之上,着力点放在激发社会活力之上,落脚点体现在促进公平正义之上。第二,提振精气神,实现由文化“盲从”向“自觉”观念的突围。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还特别鼓励贵州的同志要有文化自信。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够、底气不足、情绪波动、认识起伏,归根结底还是文化根基不牢。改革不犹豫、不观望、不徘徊,关键是要由文化“盲从”向“自觉”观念突围,克服过去“西学东渐”后的文化虚无和文化盲从,深刻反省对文化的“革命”,真正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振精神、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贵州,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多民族文化、阳明文化等宝贵资源,做到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协力争先,强化民族意识,牢固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文化自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