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走廊医生”被解聘背后的思考(2)

【案例】“走廊医生”被解聘背后的思考(2)

“走廊医生”被解聘,真相仍在路上

“我的手足同胞向我举起了屠刀,逼迫得我只剩下生命。”兰越峰言辞之间,不无悲情和愤怒。真相是个奢侈品,“走廊医生”事件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情节,尚需还原。但在这个时间点上,有必要探讨几个话题。

兰越峰被解聘,符不符合程序?据悉,出席职代会的88人一致举手表决通过解聘兰越峰的决议。程序没有瑕疵,更何况兰越峰早日犯了“众怒”,此前绵阳市人民医院部分职工走上街头,要求开除“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的“走廊医生”兰越峰。由此说来,解聘兰越峰似乎名正言顺。但是,即便程序没问题,此时解聘兰越峰确像打击报复,那么兰越峰该如何维权?

兰越峰是不是“业界良心”?有观点认为,“兰越峰不过是一个为了自己私利,绑架了医院甚至整个医疗行业的一个非典型医生。但可悲的是,因为医患之间长期的不信任,一个反对‘自己’的医生,迅速被塑造成了一个孤胆英雄。”问题是,即便兰越峰有私心,她所反映的问题存不存在?绵阳市涪城区政府先后十次发布调查报告,认定兰越峰举报的问题在医院中不存在。不少人的疑惑在于,老子调查儿子,能否查出真相?

耐人寻味的是,兰越峰一开始维权,只是单纯的个人利益或权益,当其高举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等大旗时,舆论哗然。为何如此?这恰可说明医疗腐败、过度医疗最容易刺激舆论神经。无良医院确实有,过度医疗现象也确实存在,医疗腐败更容易激起公愤。如果真正遏制了这些病灶,兰越峰即便想拿这说事,再想“利用”公众对医疗腐败的愤恨也就不容易了。

最关键的,绵阳市人民医院的相关领导似乎确不那么干净。兰越峰举报期间,绵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涉嫌违纪被调查;兰越峰一次次“闹事”,却能一次次“得逞”或得到特别对待。医院工会出具的一份对兰越峰“人文关怀”情况汇总显示,从2010年至2014年初,绵阳市卫生局、涪城区卫生局、医院各级领导等分别与兰越峰谈话、请喝茶、请吃饭、约打牌、送手机达30余次。以至于医院有人认为兰越峰“闹而优则仕”,还有医生怀疑兰越峰“握住了医院的把柄”。试问,兰越峰究竟抓住了什么把柄?

真相很稀缺,也许永远无法还原所有的真相。而人性是复杂的,利益纷争是现实的。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切勿随便将一个人打扮成英雄。更重要的是,将兰越峰解聘,却“解聘”不了真相,更解聘不了所存在的问题。如果问题犹在,也许还会有下一个兰越峰。

“走廊医生”被解聘,谁该反思

在医院走廊坐了700多天之后,备受关注的“走廊医生”最终被解聘了。然而事情到这里似乎并不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走廊医生”这一事件中,似乎所有人都“病”了。兰越峰“疯”了,因为举报,她坐到了医院走廊,和同是医生的丈夫离了婚,被同事称为偏执的“疯子”,现在连工作也丢了;兰越峰所在的绵阳市人民医院也“头痛”不已,因为兰越峰的举报,医院受到众人谴责,没能从二甲升为三乙,原院长等人被调查;卫生主管部门也束手无策,它们对该事件多次调查,却拿不出有效的方案,最后只能用解聘的“药方”来解决此事。

其实,早在今年2月,当该医院险些被摘牌时,100多名医护人员就走上街头,要求开除“疯子”兰越峰。而这一次,在医院通过解聘兰越峰决议时,职工代表全部投了赞成票。一个勇于站出来反对过度医疗的医生,被同事千夫所指,沦落得被解聘。应该说,不是被同事称为“疯子”的兰越峰病了,而是医疗行业“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解聘并非是医院对兰越峰开出的第一个“药方”。在此之前,医院也曾加强对兰越峰的“人文关怀”,想让她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但最近一次医院对她的重新任命,因她拒绝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过往对“医疗乱象”的表述“夸大其词”而告吹。医院对兰越峰“招安”的“药方”没起作用,于是,这次医院选择了解聘这一剂“猛药”。但这解聘的“药方”,非但不能堵住悠悠之口,反而引来更多的非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