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走廊医生”被解聘背后的思考(3)

【案例】“走廊医生”被解聘背后的思考(3)

被大多数网友力挺,却成为同事的眼中钉,被医院解聘,这一巨大的反差所折射出的,是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医患关系的深刻矛盾。一方面,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医疗腐败、过度医疗等问题却层出不穷。而当“走廊医生”这样一个利益集团的“反叛者”站出来指出这种矛盾和不合理时,医院和主管单位非但没有给她一条通畅的路径让她表达诉求,让制度在质疑中完善,而是直接以解聘来“封杀”,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反思。

解聘这剂“药”,治不了“走廊医生”的“病”,更治不了医疗行业和医疗体制的“病”。医院能解聘一个“走廊医生”,却消停不了广大百姓反对医疗腐败和过度医疗的呐喊。只有真正对一些医疗利益体系“刮骨疗伤”,破除如今医院以药养医的制度,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净化医患之间的生态环境,才真正是让“走廊医生”安心工作,百姓放心看病的“药方”。

“走廊医生”被解聘,谁比她输得更惨?

不是被所在医院直接解聘,而是被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致“剔除出局”,我想此时“走廊医生”兰越峰内心的痛苦是无以言表的。只是作为旁观者,在这起所谓民主的胜利事件中,兰越峰诚然输了,但比她输得更惨的恰恰是那些一致表决通过解聘的88名职工代表。

按照惯例,一个职工严重违纪了,单位在走完正常程序后,直接完成解聘事宜就是了,根本用不着那么多的职工代表集体表决。而之所以出现这般发扬民主的情况,还是因为“走廊医生”事件沸沸扬扬成了全国关注的热点,当事医院直接难下“杀手”,必须借助一定的力量来规避“绝非打击报复”之嫌疑。于是,88名职工代表便成了最好的“掩体”,事实上他们最终也成功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不但没有留下“独断专行”解聘兰越峰的骂名,而且还疑似收获了发扬民主让职工代表决策的“成果”。

显然,在这场解聘“戏份”里,绵阳市人民医院是最大的赢家,不管是出于打击报复也好,还是真的在严格按照程序“清理门户”,反正他们最终是把“生杀大权”交给了职工代表们。而88名职工代表到底是胜利者,还是帮凶,甚至就是被利用实际是自己陷自己于不义不利,我想只要稍加分析,是不难得出答案的。

应该说,这次民主决策,医院是“选择性”的,甚至就明显带有“转移公众视线”和“借群众斗群众”的嫌疑,这一点我想88名职工代表中绝对不可能一人都看不出来,但他们之所以十分配合并一致表决通过对兰越峰的解聘意见,并不代表“一致通过”就是他们真实的一致的意见。既然这个医院职代会有105位职工代表,最终88位到场,这就是说还有17人未到场,是他们真的不能到场,还是其中有投反对票的进而被排斥在外?不能到场可以由他们提供书面意见嘛,我想如果走完这个程序表决结果还会是“一致通过”吗?反言之,即使就是所有职工代表全部同意了,但也不能排除“被同意”,因为谁都知道,仍然在医院供职的医护们,医院只要稍加压力就能令他们集体就范的。

何况兰越峰的行为可能真的触及了医护们的集体利益(未必就是全部正当的利益),进而出现“群体而攻之”也不是不可能的。在88人PK1人中,多数者未必正义,往往既得利益就有可能令他们集体“沦陷”;而少数者未必非正义,即使就是出于个人目的在“闹事”,但若她反映的问题客观存在还又得不到解决,不因触及了同事们的利益就该受到大家的谴责和排外。从既得利益考量,也处于医院利益链中的这些职工代表应该回避表决,反倒是作为在这家医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乃至更多院外的市民群众,才有资格也才能相对公正地投下一票,但医院显然不会也没有底气让公众来表决吧。

可见,88名职工代表表决一致通过对兰越峰的解聘意见,不仅是公正的失败,亦是这些职工的失败。当医院可以这样选择性利用你们来解聘一个“走廊医生”时,很难说下次再有职工向医院提出合理诉求或为患者利益考量揭发医院黑幕,最终也受到类似的“礼遇”。假如医院解聘兰越峰的理由是充分的有理有据的,那何必要拉88名职工代表来“垫背”,反倒这样做显出他们的心虚、甚至别有用心。更为吊诡的是,兰越峰反映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即使她带有个人目的,却也不能无视真问题的存在,更不该只由与医院有着直接关联的区政府来“判决”兰越峰的对错啊。最该出现的市民群众的声音全无,最能反映问题体现公正的群众投票缺失,这样的所谓民主胜利,最终只能是既得利益者的一次狂欢,甚至在这个群体中还有被利用被出卖的利益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