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人的团队缘何能帮助数百家企业?

摘要:一个10余人的工作团队,在各方支持下,一头激活了数百项“沉睡”在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另一头为数百家在技术创新中陷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助一臂之力,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简称“上海科促会”)通过10余年努力,探索出新形势下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广阔空间。

“红娘”

上海大学教授朱玉斌没有想到,与嘉定区一家民营企业的一次偶然接触会完全改变他本人事业的发展轨迹。从海外留学回来,专攻合金材料的朱玉斌苦于一项项研究成果止步于实验室和论文报告,而在嘉定区从事钨合金薄板材料生产的六晶公司,却正为生产过程存在污染,环保压力增大而头疼。

对接,合作,反复测试、改进、投产……朱玉斌的成果在六晶公司找到了用武之地,六晶公司也由此摆脱困境,如今在钨合金薄板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客户中包含多家全球500强企业。

1

(图片:5月11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成立。)

这一切无不缘于上海科促会作为“红娘”的穿针引线。在朱玉斌与六晶公司达成协议后,上海科促会通过旗下的上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给予资助。

“这样的牵线搭桥,有效解决了产学研转化过程中的‘断链’问题。”朱玉斌说。

记者采访中,类似的案例听了不少。

上海科促会成立于2003年,主要通过“两个计划”来锻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链条”。

一是《联盟计划》,向中小微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公开招标,并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携带技术成果前来接标,形成需求互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联盟计划》向企业招标1117项,其中457项获得资助。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280个项目通过验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