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三对辩证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及贡献(3)

“中国模式”的三对辩证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及贡献(3)

三、中国模式强调开放,促进包容性发展

开放性是中国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改革开放是中国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中国模式开放性特征的认识需要我们去深入剖析。

(一)强调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恩里克·凡胡尔指出:“中国模式是对外开放、对贸易和投资开放,以及对融入国际经济开放的模式。”⑨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是其步骤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与国际接轨。如从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逐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如此长的时期中保持快速增长,就在于中国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而具有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挑战,但中国具有开放的心态,因此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所以能够很快适应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从今天的现实来看,对外保持开放,对内不断改革,是中国取得长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中国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要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不曾放弃独立自主这一基本原则。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利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诚如胡利奥·迪亚斯·巴斯克斯所指出的那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进行。这种不断地改革正是中国模式开放性的体现,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能体现中国模式独特的开放性。胡利奥·迪亚斯·巴斯克斯这里所讲到的“独特的开放性”,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允许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改革。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改革,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在经济运行体制层面,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

(二)促进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的原始意义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益。胡锦涛(2009)提出并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他(2010)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李汉林(1996,1998,2002,2005,2010,2011)认为,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任何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它总是包含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两个相互关联、影响和制约的社会过程,强调了一点而忽略另外的一点,就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蔡荣鑫(2009)认为,人们在对贫困认识的深化与经济增长认识深化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增长理念经历了从单纯强调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包容性增长”的演进。邓聿文(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即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改变。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即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很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林毅夫(2007)认为,收入差距上升的根源在于尚未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制度缺陷和市场不完善也为个人和企业的寻租行为留下了巨大空间,收入的不均等进一步导致了接受基础教育和卫生医疗服务方面机会的不均等。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主张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三个共享”是中国在对当前国际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层面提出的政策主张。“三个共享”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外交原则的基础上,是新时期中国主张和力行的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外交方针的发展,也是适应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最新外交理论成果,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拓展和延伸,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统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