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违规为哪般?

顶风违规为哪般?

摘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王雍君建议,无论是审计发现的问题,还是被审计部门整改的情况,都应该尽量向社会公开。披露的细节越多,警示的力度越大,整改的效果也会越好,制度建设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

在24日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一批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约法三章”要求的部门单位被点名。中央三令五申下,为何还会出现顶风违规现象?下一步的整改方向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审计署和一些专家学者。

三令五申管不住?

今年审计报告以大量篇幅专题反映了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约法三章”要求的落实情况,揭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一大批违规部门单位进行了点名批评,这在以往的审计报告中是从未有过的。

那么,是不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四风”问题反而严重了呢?

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接受相关审计的38个中央部门总体上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规模,大部分单位切实精简了各类公务活动。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部门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年初预算到位率平均96.95%,“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下降22.93%;38个部门本级召开的会议数量、组织的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公务接待批次比2012年也有较大幅度下降。

“从审计结果看,不是问题多了,而是审计的力度加大了,曝光力度加大了。”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今年扩大了审计覆盖面,重点向中央部门所属单位倾斜;报告提到违规部门单位时也不再用“有的”“一些”,而是直接“点名道姓”。这些变化可能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也恰恰彰显了中央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决心,加大了对违规部门单位的警示力度。

“审计工作始终把中央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审计署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审计,促进有关部门认真整改,并加强对下属二三级单位的管控,严格预算管理和财经纪律,推动中央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谁在触碰“高压线”?

早在2012年底,中央就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2013年初,国务院又提出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约法三章”。

然而,从审计结果看,一些部门单位在“三公”经费、会议费管理和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如在公务活动中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列支费用,擅自更改出国行程、延长境外停留时间,超编制配备公车等,可谓顶风违规。

那么,是谁又是为什么敢于触碰“高压线”呢?

记者从审计署了解到,“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问题近70%发生在中央部门所属的二三级单位。这些单位性质种类复杂,管理链条长,接受监督检查少,管理规范程度低,违法违规问题比中央部门本级普遍要严重得多。

问题背后还暴露出一些部门权力过大而制约不足,这使它们能够随意转嫁出国费用、占用其他单位车辆、摊派公务接待费用。“目前对权力部门的监督仍显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权力在手,利益在前,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触碰“红线”。“从审计情况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出一些单位和个人法纪意识淡薄,责任追究和处罚也不到位。”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审计工作报告中说。

审计之后怎么办?

审计工作报告内容向社会披露后,不少网友对审计署“点名道姓”的做法击节称快,同时也对相关问题的整改表示关切:不要审计报告雷声大,追究责任雨点小,再次陷入屡审屡犯的“怪圈”。

对此,刘家义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做出明确态度:“对违规列支‘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违规建设楼堂馆所,以及层层滞留、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实行一案多查,坚决遏制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

他建议,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对于审计发现的个案问题,一些体制障碍或制度漏洞造成的深层次问题,还往往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

中央部门所属单位问题多,就需要尽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使政府与主管社会组织脱钩到位。一些部门权力过于大,就需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该放的权尽可能放给市场。“三公”经费掌控不严,就需要规范相关审批程序,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从严控制支出规模和列支渠道……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王雍君建议,无论是审计发现的问题,还是被审计部门整改的情况,都应该尽量向社会公开。披露的细节越多,警示的力度越大,整改的效果也会越好,制度建设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