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甘肃陇南市委书记献血事件
领导干部的身影现诸网络,除了正常的工作考察之外,更有“艳照”、“摆拍”、“悬浮”等充斥,这些反面新闻也引来了一片片质疑之声。而今,甘肃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参加无偿献血的新闻在网上发布,新闻配图里,孙书记左臂献血后却扶着右臂,再次引起了部分网民的疑惑。在第一张图中,孙书记左手臂正被抽血,但第二张图中则扶着右手臂,由此网民也质疑孙书记献血是在作秀。
其实领导干部献血并不是在作秀,只是照片的顺序放反了而已。看第二张照片中,书记手臂上的胶管呈深色,说明管内充满液体,而胶管的另一边则连接着书记的手臂,同时书记表情也一脸淡然而专注,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严密的监控着鲜血状况。从这就可以看出书记的的确确在献血,不是网民认为的“摆拍”。
如今,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眼皮底下,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其实领导就是起到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一方面是要社会上的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号召各级领导干部也要参与其中,有些时候需要领导干部的“秀”,但是不能完全理解成宣传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金,更不能理解成“演戏”了,任何事业都需要有人牵头,需要有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之所以有领导干部清扫马路,是因为我们的卫生状况保持的不好,之所以有领导干部献血,是因为我们国家血库的储血量还远远不够。任何人都应该发挥自身余热,为社会贡献力量。哪怕是拾起一片纸,贡献一滴血。
领导干部也是人,他除了是党员、书记,也是一个平常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国家血库的储血量不够了,我们普通人都应该自觉参加献血,书记作为普通人的心理参加献血有什么奇怪的呢?所以,在书记献血新闻面前,网民还需保持理性看待,可以指出新闻照片矛盾所在,但千万不要妄言质疑献血真实性,而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官员献血遭质疑缘于习惯性“小题大作”
虽然市委书记是个官,但献血本也属于普通行为,然而,却被当地宣传部门“特写”宣传,因为发布照片的“失误”,使得引发公众质疑,虽然这只是个“误会”,然而,却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官员的“小事”为何总被“放大”?
官员无论是献血,还是坐公交车、扫地,均是寻常小事,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事,可一旦官员做了普通老百姓做的事,立马就不是“小事”了,而要通过媒体“报道”,似乎在表明官员在“食人间烟火”。这有必要吗?市委书记关心献血情况,亲自上阵献血,多大的事,有必要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
与其说质疑“左臂献血却扶右臂”,倒不如质疑的是官员的“摆拍”,质疑的是官员的“小题大作”,质疑的是官员的不实作风。正因为不少官员习惯于“作秀”,习惯于“演戏”,这使得公众一旦面对官员的“亲民行为”,往往第一个念头就是怀疑是否“作秀”,进而质疑。虽然官方也会作出回应,最终虽然也会解释清楚,但却无疑给公众蒙上一种不良印象,官员的行为还可以相信吗?
官员献血,不是什么大事;官员和环卫工人一起清扫,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没有必要一定要“报道”出来,让人人知道。这都是些寻常小事,官员去做,一点都不奇怪。或许是正因为官员做得太少了,才会觉得做这样的事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可实际上,对于老百姓来说,实在太普遍了。就像献血,本来并不妨碍健康,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献血,也更应该献血。很多人都已纪成为“献血大王”了,可市委书记的献血,却似乎成为非常了不起的“英雄壮举”。也得到了本不应该得到的赞誉。
官员少些“大惊小怪”,少些超出普通人的思维,官员回归“普通人”,就不会觉得献血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官员“正常”些,社会也就更“正常”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