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治理之困: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力 (2)

乡镇治理之困: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力 (2)

打破“条块分割”,拆掉“部门篱笆”

嵊州市委书记金志介绍,2013年年底以来,嵊州决定率先拆掉“部门篱笆”,整合资源,构建权责一致、条块协调、运作顺畅的乡镇行政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便民高效、群众满意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依法依规、反应快速、处置有效的乡镇行政执法体系。

一是改革基层行政架构,整合“七站八所的位子”。从今年初开始,全市选择黄泽镇、仙岩镇作为试点,整合乡镇站所庭人员和下派部门资源,设立“三中心、一大厅”。

即整合原党政办、党建办、镇纪委、财政所成立党政综合中心,承担党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整合原工办、农办、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科室成立发展保障中心,负责对上衔接,对下为村企、个人进行上门服务;整合国土、环保、公安、安监、城管等基层站所庭,成立管理服务中心,下设综治信息调度室,集中办公,组团巡逻,流动执法,承担社会综合治理职能;将计生、民政、户籍、社保、卫生等服务窗口全部集中到公共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嵊州市地税局黄泽分局,半月谈记者看到这里已挂起了另一块牌子“嵊州市黄泽镇发展保障中心”。地税分局干部金鹏程说,这里的服务窗口把原来的一二三产及规划、城建等相关服务和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这样可以整合办公资源,提高效率。”

这种从背靠背到面对面、从各自干到一齐干的办公方式,还解决了行政效率与干部作风问题。原来一两个干部一间办公室,形成小天地;现在集中式办公,就像玻璃房一样透明,便于互相监督。副镇长或相关科长也在这里,形成扁平化管理,可以很快答复办事人。

二是实施联合流动执法,下沉“管理服务的步子”。据市委办介绍,管理服务中心对相关基层执法力量进行统筹整合,让管理服务力量的下沉有了可能。试点乡镇将本地划分成几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镇干部以及国土、派出所、工商等干部组成的综治服务中队负责,4个人1台巡逻车,在片区内巡逻,承担“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固定证据、综合分类交办、依法依规处置”等职能。

“人不再坐在办公室,车轮随时在转,可以随时发现问题。”王建勇说,这种执法方式提高了乡镇应急处理能力和综合执法能力。以前镇里偷盗挖沙现象较多,镇政府执法力量不足,多部门力量整合后,可以应付环保、治安、交通等多种纠纷和问题。黄泽镇还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把民间力量与部门的专业力量相结合。发现矛盾后先调解,村里解决不掉,马上交到镇里,实现多部门快速介入。

三是完善干部民情微群,牵好“拴住干部的绳子”。嵊州将依托微博创立的民情微群重新赋予了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的职能。遍布全市的微群里,基层干部的身影越来越多。按照嵊州市要求,凡55周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工作日必须通过微博上报自己的行踪。

“由于微博是公开的,里面有许多干部群众在浏览,避免了弄虚作假、走过场的情况。”金志说,“当然,也可以还干部一个清白。现在连村干部也在微博群里,大家互相监督,有没有处于工作状态,一目了然。”高风村党代表周毛火说:“民情微群倒逼基层干部务实工作,到村民家里去、田间地头去,不然写不出真实的情况。干部之间一比较,先进还是后进就立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