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民族必须加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3)

复兴中华民族必须加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3)

如何加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

(一)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一是要深入研究精神层面的现代化的内涵,二是要把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是制订相关的规划,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二)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是大多数国家的基本目标。人类社会形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从广义的概念而言,价值包括道德、规范、法则、精神、人格、国格等;狭义的价值主要指公正、民主、平等、仁爱、诚信、互助等。价值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社会的形成以共同的意识和共同的规则为基础,没有共同意识和共同规则的社会不成其为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基本目标都是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

以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并不是不讲利益、不讲竞争,而是以价值、道德、精神为最高准则,以指导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推崇公平正义的竞争,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消除以权力、垄断、欺诈等方式获得的不义之财。正如古人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合法合理之道。

(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打破了以往只破不立状况,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理念。价值观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习近平同志在2月24日主持政治局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增强文化自信,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精神文化。100多年来,批判、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者不少,有些学者对自己的文化完全没有“自信”,甚至提出“全盘西化说”。直至今天,主张“全盘西化”的仍大有人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丧失信心。

因近代中国衰落便否定传统,不是科学的态度。事实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文明相比,具有自己的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 说明中华文化历史上比古希腊罗马文化、埃及文化和印度文化强;二是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保持统一,而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也说明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三是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在19世纪之后,中国才开始衰落。我国的历史独一无二,中华文化曾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中国曾是世界强国。据有关资料,近在1820年,中国占全球GDP的30%。四是在世界几个大文化传统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上三大宗教都可以在中国存在和发展,能够与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和睦相处;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不仅记载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记载了周边许多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周边许多国家的早期历史,都必须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找寻,如中亚和南亚许多国家的早期历史等。

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是既离不开、也摆不脱的。抛弃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现代化的本质,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世界发展趋势而不断创新。历史上成功的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即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既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明转换成现代文明。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血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因此,应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否定传统,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

(五)加强中外的文化交流,借鉴国外优秀精华,并使之与中华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中西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罗素认为,中西双方都应该保留自己的长处,借鉴对方的长处,绝不能学习对方的短处和保留自己的短处。中国文明必须吸取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的长处,但不能全盘西化。他说:“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第一,全盘西化,抛弃有别于他国的传统。……第二,在抵制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形成拒绝任何西方文明的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他还说:“必须使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而我们的文明正好投其所需。然而,中国人却又不照搬我们的全部,这也正是最大的希望之所在。”他预言,中国“将来所产生的新文明或许比西方曾经产生的各种文明更好。”

总的来说,复兴中华民族,首先必须复兴中华文化,因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壮大,因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

复兴中华文化,首先必须加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因为精神文化或深层次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只有实现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中华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复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