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管理漏洞:没有一个机构真正管得着 (2)

公积金管理漏洞:没有一个机构真正管得着 (2)

部分公积金中心异化成地方政府“自留地”

有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主任反映,公积金中心成了地方政府的一亩三分地。越是欠发达地区,地方对公积金中心的监督越少,公积金渐渐成了政府性资金。

最突出的表现是银行想拉存款,地方政府为了找银行贷款也会“示意”公积金中心,选择特定的银行存款。这中间存在不少暗箱操作的问题,黑洞寻租行为时有发生。

湖北某地级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诉苦:公积金的不菲金额成了地方和金融机构博弈的筹码。地方政府专门下发文件,与当地金融机构实行存贷挂钩,看各个金融机构给地方贷款多少,然后再考虑用公积金的钱给银行定向存款。当公积金存款到期转存或者有需要时必须得政府来批准,这样的事情很普遍。

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认为,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公积金的所有权属于缴存人,增值收益本该归缴存人使用,却也被地方政府拿走,公积金俨然成了不少地方的“小金库”。同时,对公积金的“监督权”形同虚设,想挪用很便利。

比如,在宁夏检察机关办理的9起公积金领域案件中,半数以上都是利用职务便利,擅自放宽审查审批条件,各被告人申请贷款的手续均没有购房合同(协议)书及首期付款凭证,还有部分贷款手续仅用了一张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审批)表,便将公积金款贷出。

此外,“金融机构”在待遇上也是“土政策”,公积金中心的管理者心理容易失衡。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魏平就坦言,常州公积金增值收入每年上缴当地财政3亿元,编制83个人,员工收入都是按照事业单位一刀切,自己相当于一个支行行长,却连他们收入的十分之一也拿不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