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对于如何在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里面包含了三层意思,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魂”,赋予其精神气质;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核”,构成其最深层次内容;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源”,为其发展提供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表达了社会价值取向、确立了公民价值准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个“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得以构建,没有这个“最大公约数”,文化软实力建设就会根基不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命力,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道路,是文化软实力之“钙”。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制约、规范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软实力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理想追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人们心中最美好、最执着的向往和愿景,并促使人们为这美好的向往和愿景而努力奋斗、不懈前进,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烛照人心、烛照人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着强大的内在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引领其发展的鲜明旗帜和不熄灯塔。有了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才有主心骨和方向感,才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在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