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还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没有落实,价值观念再先进,也是抽象的,也是虚的;只有使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心灵中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地、现实地发挥作用,也才能真正地、现实地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三五项文化建设工程就可以完成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下功夫,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使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公序良俗。这就要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常说,国强在于民富,也常说要藏富于民,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核心价值观没有走入民心,没有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那么,再多、再庞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也不会对提高文化软实力有所助益。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那么,对于青年学子来说,如何实现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生活呢?这同样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青年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感悟核心价值观,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