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民生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从七个方面推进:以推进预算公开为核心,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研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提高预算的透明度,能使社会公众对政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使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强化了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并用社会公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预算支出绩效的标准之一。减少财政资金浪费,更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追求年度预算平衡势必会造成经济萧条时政府支出减少,使经济雪上加霜,经济繁荣时政府支出增加,进一步助长经济过热。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可以发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使居民生活少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使一些重大的民生工程项目有更长远的考虑,增强决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