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击水 ——又逢甲午论改革 (7)

到中流击水 ——又逢甲午论改革 (7)

甲午战场,战事正紧,驻朝鲜清军主帅叶志超一逃三百里、再逃五百里,导致战局急转直下。这一幕至今令人捶胸顿足:是谁把帅印交给了这个令人不齿的“逃跑将军”?!

世人的喟叹背后,是对清军“派系之别、门户之见、裙带之风、资辈之论”的选人用人之风的痛心疾首。晚清军官的晋升,不是靠战功,而是靠关系、靠出身。军中高级职位大都被幕僚、亲信、旧部、门客占据。

清廷出兵援朝之初,一直在物色合适的前敌主帅。李鸿章认为“兵锋所指,必定凯旋”,生怕战功旁落,便把这份“美差”交给自己的亲信、直隶提督叶志超。这本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之前作战就曾欺上瞒下、谎报军情。此令一出,三军皆惊。

拉帮结派,必致军心涣散。门户之见,必致英才不举。买官卖官,必致败绩连连。一支军队可以在改革中迅速成长,也可以在选人用人的腐败中迅速陨落。

毋庸讳言,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也在侵蚀着我们这支军队:“不能打仗、只想在军队混个一官半职、谋取待遇的人”依然存在,搞“小山头”“小团体”拉帮结派的现象依然存在,“派不进、调不出”的本位主义现象依然存在,不务正业、投机钻营的人依然存在,不讲原则、不守规矩、不按程序的用人行为依然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现象依然存在……

人才是强军兴军之本。改革成败关键在于选好人用好人,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选人用人。

“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这是时代发出的改革强音,更是深化改革的“推进剂”。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