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仰与作风(4)

论信仰与作风(4)

摘要:坚守政治信仰、传承优良作风,党史军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凝结着中国革命建设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包含着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深刻认识,蕴含着激励后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从走过的历史中汲取营养,从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吸纳力量,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就会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四

今天,信仰的话题为何变得沉甸甸?

国力衰微、积贫积弱的时候,人们在寻找信仰;国力增强、兴旺发达的时候,人们在为坚守信仰殚精竭虑。

其实,这也符合信仰运行的规律:从信仰确立到信仰传播,从信仰迷茫到信仰重塑,信仰存在的时空形态就是“在路上”。

信仰永远是动态的。

“世界历史的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

——在拜金、拜物观念侵蚀之下,信仰如何不缺失?

我们曾有过重义轻利的迷惘,也出现重利轻义的问题。一些人心为物役,无休无止地一味索取,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然而,物欲越多,心灵的沟壑越深;私利越多,心灵的负载越重。

卢梭说:“人制造了自己的欲望,继而成为欲望的奴隶。”金钱没有牙齿,却能吞噬人的灵魂;没有双手,却能把人拽入泥潭。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信仰的根基必然被物欲冲毁。

当然,坚守信仰并不排斥物质利益。“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反对的是信仰的被物化。共产党人也有个人的正当利益,但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福祉发生矛盾,牺牲奉献就是唯一选择。

信仰如金,惟有淘尽物欲的杂质,才会愈发耀眼。

“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搞好,党的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并非腰包鼓了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没有良好的党风民风,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

——在多元、多变思想冲击之下,信仰如何不动摇?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也给崇高信仰的坚守和优良作风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同志在多元中迷失了方向,在多样中动摇了立场,在多变中丧失了原则,理想信念在“风”中摇摆、飘荡。

“道不欲杂”。对共产党人来说,社会思想的多样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并不意味着信仰的放任自流,更不等于信仰可以有多种选项。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都是一元的,这是人类社会自阶级产生以来一直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普遍规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统一的信仰导向,或者信仰导向乏力,人们在思想上就会失去“主心骨”,从而导致社会运转无序、混乱。尽管西方有些国家天天鼓吹多元价值观,但考量他们信奉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无一不是一元的。 

美妙的音符只有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价值追求越是杂乱多样,越要强调核心价值观主导;社会意识越是复杂多变,越要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

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扬主流,这就是多元时代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

--面对精神空虚的迷信现象,信仰如何不扭曲?

信仰虚无、理想淡漠,荒诞不经、乌七八糟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什么怪事都有可能发生。

勿庸讳言,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精神空虚,把共产主义视为虚无缥缈的幻想,“不信马列信上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到头来“其信也妄焉,其倒也必焉”,这怎能不令人警醒?

如果说,“信仰高地”托起忠诚和奉献,那么,“信仰洼地”必然滋生“鬼神”和“大师”。作为社会意识的“纲”和“魂”,我们的政治信仰一旦被解构或颠覆,不仅会对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还会对社会思想和人的心灵造成“失魂落魄”的灾难性后果。

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把心思用于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才能让形形色色的“鬼神”“大师”无处安身。   

没有经过风浪考验的信仰是苍白的,没有经过实践淬火的信仰是虚弱的。

信仰的坚守,依然“在路上”。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