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因子 (2)

《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因子 (2)

富强:养民以惠与富而后教

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只有民富社会才会稳定,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够国家富强的逻辑。孔子无疑是其中的先觉者。他主张通过“惠民”的手段使民富裕,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

第一,既肯定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也强调这种物质欲望需要引导和约束。孔子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渴望富足的生活是人的本性,是合理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但是对于人的物质欲求需要教化和引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害“仁”,不会违“义”,不会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追求“富与贵”等欲望的实现。在他看来,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仕》),没有了仁义为前提而追求“富与贵”的行为,对君子来说是不为的。

第二,主张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孔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大多穷奢极欲,民众因“猛于虎”的苛政而导致“耕也,馁在其中矣”的悲惨景象,因而大声疾呼:“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孔子主张的轻徭就是要减轻对民众的役使,要“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同时应该“使民以时”(《学而》),不能在农忙时征用民力;薄赋就是少征税。《论语》中记载鲁哀公问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建议鲁哀公把现行税制改为什一税。鲁哀公答道:“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可见孔子和其弟子对于横征暴敛的反对。所以当孔子知道“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先进》)的时候,愤怒异常,说出了“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这样绝情的话,可见孔子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愤恨程度。

第三,主张施行“惠民”政策。即让利于民,给民众以好处、实惠。对此孔子做了许多具体论述,如 “养民也惠”(《公冶长》),“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君子惠而不费”(《尧曰》)等等。只有不与民争利,施惠于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才能使民“富”,而民富了,天下自然稳定。因为“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如果老百姓都很穷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不下去的时候,自然无法安分守己,要起来反抗,君王的统治也就很危险了。所以必须通过“惠民”达到民富,使得“百姓足”,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孔子的“富民”思想还体现在其“均无贫”、“富而后教”等主张中。孔子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就是说,对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分配问题,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社会稳定,如果分配得当,那么也就无所谓“贫”了。孔子这里的“均”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制度公平的理念;孔子“富而后教”的思想康有为在其《论语注》中诠释道:“孔子虽重教化,而以富民为先……此与宋儒徒陈高义,但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者亦异矣……盖未富而言教,悖乎公理,紊乎行序也。”也就是说,只有民众的衣食等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才能够进一步谈伦理道德等教化问题。可见孔子并非不切实际地唱高调,“徒陈高义”,而是主张要让老百姓先富裕起来,“富而后教”,使之精神上富足。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