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因子 (3)

《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因子 (3)

文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的文明观强调在全社会推行以仁为质以礼为表的德化实践,以期达到“郁郁乎文哉”的文明社会。《论语》中孔子对“夷夏之辨”的说明无疑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对孔子而言,夷狄与诸夏的区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更是一种文明意义上的。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以地缘亲疏来判别夷狄还是诸夏,而应该以礼教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发展为标准。所以当孔子提出要去“九夷”之地居住,而有人质疑说“陋,如之何?”的时候,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甚至断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可见,仁义道德应该是“夷夏之辨”最根本的标准。而使诸夏保有其为诸夏,夷狄开化为有君,即社会文明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则是行仁义道德的“教化”。通过仁义道德的教化,不仅使人民文质彬彬,而且使统治阶级政治清明,从而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孔子的德化文明社会的思想包涵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通过教化的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述而》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就是说,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在于四个方面:“文”主要指典籍辞义等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人的言谈举止和气质修养,《雍也》中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这个意思;“行”作为实践,指践行“孝悌恭睦”等伦理道德活动;“忠”主要指忠善;“信”是指与人交往要讲求信用、诚实不欺。孔子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教化,使民众知义守礼,从而使得社会文明、和谐。

第二,以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两种标准来规范人的文明。基本道德从最朴实的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出发,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道德感情的激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这种基本道德是对普通百姓的要求。而对道德上有更高追求的社会精英,则不仅要遵循基本的人际道德,更要在此基础上自觉实现人己和谐,强调内外兼修,达到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温良恭俭让”(《学而》)的文质彬彬的美好人格状态。同时,孔子认为社会精英对普通百姓的文明程度是有着带动和引领作用的,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孔子看来,有了这种道德教化的深层互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

第三,就国家治理方面,通过强调文明来治理国家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国家,如果臣与民能够做到 “孝悌恭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各安其位,各尽其责,而统治者又能做到“能以礼让为国乎”(《里仁》),那么治理这样一个文明的国家就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