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的政治自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政治保证。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60多年前“两个务必”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执政环境的新考验所表现出的高度政治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政治自觉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凭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所面临的执政风险和挑战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殷鉴不远。苏联共产党由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丧失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终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为人民群众所抛弃,造成了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理论和历史都说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不注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听任不正之风、歪风邪气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面对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疏远,党中央一方面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补足精神之“钙”;另一方面,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努力做到表里双修、表里如一,令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使党心民心为之大振。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须臾不能放松。只有始终坚持这一政治自觉,才能始终维护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无自身特殊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光辉形象,才能使我们党始终奋进在时代的潮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