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聘骂人的信访工作人员仅是治标

解聘骂人的信访工作人员仅是治标

日前,一条“龙港信访局工作人员用单位短信平台辱骂上访者”的微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今日,据浙江龙港政务网消息,根据调查情况,龙港镇委经研究,决定解除信访办工作人员易某劳动合同关系;给予龙港镇信访办主任徐某、工作人员陈某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责令龙港镇信访办整改,深刻反思。(人民网7.15)

信访办短信平台是群众反映情况的一个渠道,更是链接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在这个事件中,信访办工作人员却利用公共平台辱骂上访人员,让该发挥的作用不能发挥,更伤害了群众,事情曝光之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信访办的工作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解聘信访办工作员是否就是上策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梳理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上访与接访,本应该是一方通过上访以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则是通过倾听百姓的需求及困难,协助群众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扮演的是桥梁和协助者的角色。双方并不是对立的。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上访者怀着极大的希望去上访,甚至有人把上访当成了良方,希望通过上访来解决自己问题;而接访者有的力不从心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则是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对上访者恶语相向。因此常出现的情况是两者之间相互埋怨,有的甚至成了仇家。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解聘辱骂上访者的信访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解决问题,给民众一个交代,是治标不治本的。治标容易治本难,治本就必须改变上访者和信访办人员对对立的关系。首先,信访办本就是协助群众解决困难,必然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必须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为民服务”意识,避免“官僚主义”作风的腐蚀。另外,不能让信访办形同虚设或者变成挡箭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信访办展开工作,否则信访办工作人员力不从心无法解决问题,群众又非常迫切希望解决问题,双方又会对立起来,这样的骂人事件说不定又会上演。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