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理论

重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理论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有必要重温邓小平理论中这方面的内容,以更完整地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通过改革开放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但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党内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思想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65页、第173页)这个重要讲话对我们党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79年9月4日,在关于修改庆祝国庆30周年大会讲话稿的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过去的三十年,是坚持、发扬四项基本原则同背离、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我们的斗争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破坏,但我们终于克服了这些干扰、破坏,我们始终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三十年的整个历史衔接起来,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写这个讲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52页) 在邓小平看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事业探索和发展中的大前提,是贯穿改革开放前后的一条红线, 更是总结改革开放前历史经验的基本线索。党在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阶段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党的中心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大前提上却是贯穿始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拨乱反正的依据,也是提出改革开放和实现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大前提与出发点。邓小平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改革开放与四个坚持之间的关系、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不能相互否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把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定义为是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思想路线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但是,“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在这里,邓小平把四项基本原则提到了是我们国家“根”的高度,指明了它的重要性。

1985年,邓小平指出:“四项原则是党中央决定内外政策的基础,各种政策既来源于四项原则,又有利于四项原则。”邓小平的这些讲话说明了党关于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四个坚持之间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大前提”: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决定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是其必然要求,同时实行的这些方针政策又必须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为理解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在理论上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提出了在这个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并对四个坚持的重要性及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作了特别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报告把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国家“立国之本”加以表达和确认,并强调了两个基本点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统一性。

35年来,人们对党的这条基本路线的理解在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上具有很高的共识,但对于“四个坚持”这个基本点上则仍存在着分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