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诚然,见义勇为是出于一种道义本性,谁也不是为了见义勇为的名号而去见义勇为,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对见义勇为附带其他的条件,尤其不能把是否发生在本地作为条件,否则不但显得狭隘自私,更有悖于见义勇为的初衷。一个人连生命都搭上了,那个名号实在算不了啥。见义勇为者献出宝贵生命,家属伤心至极,“地域紧箍咒”无疑是一种“伤口撒盐”。
事实上,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安徽籍留美博士杜先汝为救落入鲁吉河的另一名中国留学生不幸遇难,被安徽省有关部门认定为见义勇为,当地政府认为:无论行为发生地是在省外,还是境外,如果确实是见义勇为的,均可给予表彰和奖励。道德的生长需要正向激励的浇灌,才能让守望相助的道德责任、满腔热情的精神救助,以及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得到光彩而坦荡的施展。
见义勇为是一种人间大爱,它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诠释见义勇为的本质和内涵。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