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2)

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2)

二、第一个百年中国梦

中华民族向下沉沦的历史起点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刻下了“天朝帝国”终结的印记。尽管清朝政府和官员们还以盲目自大的心态聊以自慰,不愿意承认中国的落后,但国家腐朽、经济凋敝、社会衰乱则无情地宣告了中华民族被世界先进潮流抛弃的不争事实。

毛泽东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3](P34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下,中华民族最热切的心愿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这是近代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一代代中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

实现近代中国梦的历程贯穿着三条基本的线索。首先是广大人民群众英勇不屈的抗争。从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民族抗日战争,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斗争中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是先进知识分为了救国救民孜孜不倦地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探索,试图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中国找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出路。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到孙中山等人举起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大旗,再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作为救国救民的主义,先进的思想理论担当起引领实现近代中国梦的责任。再者是此起彼伏的社会变革,推动着近代中国一步步向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目标前进。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构成封建社会解体、“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制度变革进程,留下了实现近代中国梦的历史轨迹。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近代中国人做过各种各样的梦。最早做的是军事强国之梦。近代中国首先学的是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洋务派的自救路线就是发展军事,认为只要拥有了先进武器,中国就可以强大起来。接着做的是经济富国之梦。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早期改良派人士提出“商战固本”的思想,竭力呼喊振兴工商业。“中华民国”建立后,许多工商业者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连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家也投身到铁路交通建设和银行业发展的行列,希望通过发达实业使中国强大起来。此外,还有教育救国、美育救国等等的主张,甚至还有强身健体的体育救国思想。这些梦并非无病呻吟,都是针对落后挨打的民族耻辱、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贫穷低下的经济水平和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有感而生,而且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近代中国梦也确实需要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教育文化发展。然而,所有这些美好的梦在国家陷于领土不完整,主权不独立,外患深重,内战频繁的情况下都不能圆成。“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许多好心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他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不问政治,自以为可以所学为国家服务,结果也化成了梦,一概幻灭了”。[4](P1080)这就是说,振兴军事、实业、科学、教育的呼喊和努力,虽然具有唤醒民族觉醒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但要想以此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则难以梦想事成。

中国历史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担当交付给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近代中国经过80年发育起来的近代先进生产力、先进阶级和先进理论实现了交融结合,在1921年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先进政党亮相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革命发展前景”。[5](P3)与以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性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组织工人阶级斗争、掀起各地农民运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建立统一战线、领导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推动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民主实践,赋予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全新内涵,从而使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近代中国梦的领导阶级、理论武装、力量主体、革命方式、道路选择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风浪,在荆棘遍地的道路上十分艰难地前进,但始终不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奋斗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使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6](P633)1949年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7](P484)中国人民站立了起来。从发生鸦片战争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近代中国梦花了109年,百年夙愿终于如愿以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