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构建(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构建(3)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中国价值观的同一性

今天,构建中国价值观早已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优,使之不断完善。至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在致力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60多年来,中国价值观的构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中国价值观的构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强有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进而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抓住了构建中国价值观的重点,而且也抓住了构建的要害。中国价值观构建的过程,就是作为其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现实化、贯彻落实、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作为其核心结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文化的过程。

如前所述,中国价值观作为价值观体系,有其内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中国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但是,这种价值体系还是观念的价值体系,从文化的角度看,它属于观念文化。要使这种观念文化成为社会现实的文化,就要使观念的价值体系现实化,使它成为整个社会现实的价值体系,成为我国社会生活和我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当中国价值观实现了这种现实化的时候,中国价值观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价值观的内核和灵魂,它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作为一种观念的系统有其内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观念的核心价值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表达,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结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由此看来,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价值观的内核和灵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价值体系的精髓和核心结构。实际上,核心价值观和观念的核心价值体系①在实质上、在内容上是同一的,只是看同一对象的角度不同而已:核心价值观是从实质的角度看的,而核心价值体系是从结构的角度看的。

从构建的角度,我们要构建中国价值观,首先就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既然这种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核心的,它就必须有外围的结构,即非核心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即前文所说的其他子系统。只有当这些子系统构建起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真正成为了核心。这还是价值观和观念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要使这种价值观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这种价值体系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层结构,还需要使之成为社会的法律制度,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信念,并得到非主流价值观心悦诚服的认同。因此,不仅中国价值观构建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过程是同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从构建核心价值观到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再到构建中国价值观的逻辑递进过程。

构建中国价值观虽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关键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5]这里所说的“培育”不只是对公民特别是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指从理论上进行建构。这种构建的任务不仅在于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进一步走向完善,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基本原则构建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即中国价值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熟了,现在的任务只是要宣传和教育。笔者认为,从理论观念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从实践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直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断地在践行。因此,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等到中国价值观在理论观念上构建好了再去践行,像一项工程那样,得有了完整的设计蓝图然后再施工。我们必须在理论观念构建的同时进行实践上的构建。当然,这样的构建由于理念观念的准备不够充分完备而有可能走弯路,但也可以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修正和完善理论观念的构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时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6]这一要求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国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样适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意见》深刻阐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按照《意见》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把这一过程与中国价值观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完善和推广中国价值观,使中国价值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优势、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并对全世界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先进价值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