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加快进程,又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积累后劲。检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以项目上了多少、房屋搬迁多少、投入资金多少来衡量,切忌“只开花不结果”和“开大花结小果”的做法,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速度与农民增收相统一,速度与增强发展后劲相统一。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全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速度和质量事关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成败。面对中央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除了国家投入增加、政策优惠外,作为民族地区自身来讲,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摈弃四种观念:一是守场观念。在一些边远地方仍眷恋祖辈留下来的屋场、田场、山场,不愿离开自己辛勤经营的小家园去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二是守业观念。就是恪守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致富门路,一部分农民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愿接受新科技、新知识。三是守矩观念。实践证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是农民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可一些地方的农户不愿接受这种新事物,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不愿意带头,不愿打破旧的规矩。四是守俗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民族文化,实施生态文明、兴文强农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但在现实中在一些贫困地区,用于农民学技术、学管理、学知识方面的支出十分吝啬,但用于愚昧、迷信、无知的开支却很大方。

其次是要避免四种做法:一是模仿式的做法。由于历史原因,在城镇化建设上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些地方不是从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出发,而是盲目跟风,模仿发达地区的做法,上项目、铺摊子、大搬迁,使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造成浪费。实践证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吸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是必要的,但在具体发展模式上必须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切忌完全模仿照搬。

二是口号式的做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大事,为了配合这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开展,提出一些适当的工作口号,既可以激励干部群众的斗志,又可以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然而,在一些地方不是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口号,而是超越实际地提出“争第一”“抢速度”,把工作口号变成了“口号工作”。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真正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必须靠大量艰苦细致、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和辛勤努力,而不是靠工作口号就能实现的。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