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2)

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2)

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新闻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

摘要:“深入基层的记者才有家,融入百姓的记者才有根。”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俞佳友说,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是职业道德的践行者和人性关怀的守望者。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牢记为民服务的脚步不能停,表达民意的窗口不能关,永远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战士,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春城晚报记者杨质高则对鲁甸地震中涌现出的正面典型记忆深刻:“基层干部们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挨家挨户给村民送药品;救援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志愿者们在救援中手掌都磨破了……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努力发现、大力宣传这些鲜活、典型的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倡议书提出,坚持担道义、守良心、当示范、作榜样,号召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始终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自觉抵制虚假报道;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讲导向、讲品位、讲格调,做到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人民网总裁、总编辑廖玒说,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报馆有益于国事》的文章中提出,报纸的作用是去塞求通,劝百讽一,同舟共艰。今天,互联网成为更为强势的文化启蒙、意识形态建设的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责无旁贷。近几年,一些网民借个别事件吐槽、宣泄对社会的负面认知,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扶正抑偏,多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激浊扬清,为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服务,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压舱石和国民心态的定海神针。

中国安全生产报湖南广东记者站站长黄雄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时、度、效”的原则。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看到社会的主流,多宣传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少数人的非正常言行,要善于引导,不跟风不炒作。宣传报道决不是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的说教,它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真实的人和事。在生动活泼、真实可信的宣传报道中,引导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先进文化占领舆论阵地。

“深入基层的记者才有家,融入百姓的记者才有根。”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俞佳友说,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是职业道德的践行者和人性关怀的守望者。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牢记为民服务的脚步不能停,表达民意的窗口不能关,永远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战士,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