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保:老人与树

张家保:老人与树

记一位老党员扎根群众的公仆情怀

摘要:他的梦里将会和风细雨、树绿根茂,太阳出来了,树根上将诞生出一簇簇崭新的生命,它已不再是小树,而是那个树根的灵魂。

无数次在梦里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张家保惊叫着:“我的树,我的树。”从睡梦中醒来,上世纪80年代,那场“人人都砍树,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让他的一生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家保,今年已74岁了,土生土长的宜良竹山路则村人。在那个龙潭断流干涸,生态破坏严重的年代,1986年,他毅然决然与廖金保家一起栽下了50亩华山松,掐指一算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树龄,经济价值达70余万元。提起那50亩华山松,张家保妻子胡文芬回忆到,当初栽树的时候,大家都嘲弄她说:“你栽好以后,林场全部给你收走了。”而她自己却坚信,树不会被收走。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却“物是人非”。她们家分到的山却是荒坡居中,偶尔她也会抱怨几句,自己当初辛辛苦苦地栽树,到如今却树木廖廖无几。

走马上任 “亮剑”责任山

行走在村间,老党员李光辉回忆起1988年村小组换届,大家选举张家保为路则村村长的情形,别人都在忙着砍树,全村只有张家保一个人却在忙着栽树。50岁的代增国妻子半身瘫痪,一家六口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回想这三十年,如果没有张家保,他都不知道要怎么生活。当问到为什么大家都叫张家保,张老人时,他这样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修桥、补路,看到哪个有困难,他都会伸手扶一把。所以大家一直就叫他张老人。”

上任初期,经过了解张家保对责任山到户后出现的问题经过认真地分析,并请示乡政府同意,提出把责任山收回集体统管。当他向村民提出把责任山收回集体统管的建议后,遭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强烈反对,连当时,支持他的老党员李光辉也不愿自己的儿子,跟着张家保一起做工作,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家不理解,工作很难做,难免要得罪人。

大多数村民对张家保,把才分到各家各户的责任山,又要收回的做法强烈不满,怒骂声风起云涌。许多村民提出:“为什么其他村不搞收回统管,就我们村搞?”有的村民甚至怀疑他有私心。面对村民的不理解、甚至怀疑,张家保没有退缩,他顶着压力上,做通了老婆、儿女的工作,带头把自家亲手种满华山松的50亩责任山第一个交由集体统管,动员村上的党员干部带头做榜样,并逐户耐心向群众宣传教育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组织大家学习和宣传《森林法》,经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村民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眼前出现的水源减小、粮食减产的原因都是砍树毁林造成的;同时通过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对村民进行劝导、疏导,渐渐地,村民由反对、怀疑和不理解到支持、拥护,全村100多户村民的责任山全部主动交由了集体统管。山林地整合统管起来了,张家保又寻思起另一个问题来,全村大大小小10个山头,好多山头之间相间分布着农田,村民都有烧地埂的习惯,这将对新造的林地的造成重大威胁,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动员这些农田的村民退耕还林,交由统管,并创新提出,谁的土地栽种的林木谁受益,他的想法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至此,全村全部林地10个山头加上林地间的农田共计5000余亩全部收归集体统管。

剑锋所指”  造林绿化持久战

言传重于身教。张家保坚信:只要党员干部走在前,群众定会跟着来。他发动自己的老婆、孩子每年每人必须种1500棵树,村民每人每年种1000棵树。每年为了抓住在雨季节令及时把树种下去,确保树的成活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动手,积极性高涨。看到这个样子,他为了避免有的塘打的不深、土踩得不实、水浇得不透。他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采用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按照所需要栽的树木的数量来计算,从村里选了6位比较负责的同志,分成两个组,一个组负责丈量和划线,一个组负责检查质量和数数,许多老百姓说:“这样做,哪家想偷懒少栽几棵也不行、想把塘打得不合规格也不行,太严了。”

因为栽树大家送了他一个外号叫:飞毛腿。有人说他就像电视里变魔术的一样,一会在这个山头,一会又出现在那个山头,一天到晚每个山头都会出现5、6次。张家保的妻子说:“栽树的时候,每天晚上一回到家,他的腿就疼得不会动了,要去抬一盆热水来给他捂。”一旁的张家保听到妻子这样说,激动地接过话茬说:“你那天去打瞌睡,只通知老百姓栽树去,就不行啊!几百人栽着树,三岁的娃娃都在动手了,我要去看,如果是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赶紧告诉他,你看我栽一棵给你看,老百姓客客气气,不得罪他们。如果等到大家晚上回到家,才去告诉让大家返工,有的人非发你的脾气不可。我这样自己累点多跑跑,教他们要怎么栽,客客气气我又不得罪他,这样一做又不发生纠纷,为什么说不发生纠纷,老百姓啊,去栽那些树,只要去栽,自己当领导的就多大高兴,如果大家不去,一年几十万树苗,几只山头如何完成,还是靠老百姓,感谢老百姓!”

说起这辈子最难忘的事,他不假思索地想到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你去买树的经历,去小玉龙买杉木,2.5元一棵,他想了想跟人家讲起了价,最终每棵只以0.25元的价成交,18匹马驮了两天。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他用了五年的时间,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打了一场造林绿化的持久战,将全村的10个山头,加上村间的农田5000亩全部收归集体统筹,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共400余万株,直接经济投入5万余元,全村村民无偿投工投劳4000余人次。他用春雨般无尽的爱滋养着每一棵小树,当一棵棵小树,长成了大树,变成了林海。

三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满园春,当我们穿梭在每一个山头林间,一排排树木整齐划一,郁郁葱葱,鳞次栉比。

攀缘争日月,历岁耐寒风。摇臂摹天岭,昂首跨苍龙。举云成不朽,示宁阅天冲。34年了,路则村委会未发生一起山林火灾。原来,在造林的第一年路则村就组建了林业管护队伍,由村民推选出6名热爱林业、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林业管护工作,2人负责封山育林、树苗种后保水工作;4名负责护林防火工作。同时制定了林业管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种下的树渐渐长高,管护工作量加大,管护费用不断增加,在集体经济无力投入的情况下,张家保将自家多年积攒的2万元钱垫出作为护林费用。

每一片新绿都感受着阳光的情谊,一棵棵华山松或挺拔苍劲,或威武临风,姿态万千。为了这些树苗能早日落地生根,冒着大雨他跑几个山头,高烧18天不退,腿还是软的,下床的第一件事,他却又跑到山上亲手扶直每一棵苗。这三十年,各级党委、政府给您发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特别是在他作为全市人大代表的那些年,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提意见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人们也开始叫他“绿化愚公”、“宜良的杨善洲”。

 

冰魄寒光剑   月光下的温柔

太阳归家了,张家保总会站在门口等待;黑夜笼罩着大地,他会拿着那张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48年了,他问了无数遍,他的儿子老双到底在哪里?他心里有个祈盼,有一天,他的儿子突然出现在门口,亲切地叫他一声:“爹,我回来了。”

那年为了给村里架水管,他自己出钱从县里请来了施工队,在家里给大家做饭的时候,好奇的孩子顺着打开的大门走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张家保的日记里,记着这样一段话:“当看着村民们喝着干净的自来水,我一口也喝不下去,我知道那是我用我的老双的血换来的。”

孙子小的时候,张家保每次往家里面带人来吃饭,都是又哭又闹,每次都让老伴把孙子带走。如今在外当兵的孙子,在一次写给他的信里这样写到:“爷爷,小的时候,每次吃饭,你都不允许我剩一颗饭,可每次你都会带很多人回来吃饭,我跟你说:我们家本来米就少,你就不怕有一天吃完了吗?你什么也不说,叫奶奶把我带走?

那年我长到8岁了,你带着大家去修水池,晚上10点多了还没吃饭,奶奶叫我送两个馒头给你吃,你却把馒头分给了别人,手里就只剩下一口了。”

张家保同样在给孙子的信里这样写道:“志良,爷爷的孙子,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在百姓中树立党的威信,我要带着大家过上幸福的日子,我必须要大公无私,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孙子张志良记得,在他上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人突然把爷爷从路上抬回来,脸上身上全部是血,趴在他身上,已经感觉不到他的心跳。送到医院住了15天的院,头上还裹着纱布就回到家里,一进家门就把纱布解掉,跑到工地上去了,奶奶第一次骂爷爷“为了大家的事,连命都不要了。”还有一次,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铬印,爷爷带着全村人把3000立方米的土全部背走,修起了蓄水池,当看着水顺着14000米的管道,流进51个小水池,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长大了,我一定要做一个像我爷爷一样的人,发扬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

如今,张志良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青春的脸庞上看到了坚韧、勇敢和执着。

剑料常出鞘  道是无情却有情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2000年张家保被老百姓推选为路则村委会主任,他不但带着大家种核桃、种板栗,还带着大家建学校、修路、修水库,大批的项目资金引了进来,老百姓又送了他个外号:血赖子。

酒过三巡,祁盛荣说起,张家保血赖子的由来,他说:“张家保赖不是赖群众,是赖领导啊!这要有胆识才可以赖领导的啊!人民群众他是最关心、最支持的。”一旁的乡林业站工作人员接上话:“是的,别人干的事,很少能引来项目资金,他做的项目就可以引得来资金。”另一位工作人员李文义抢着说:“为了争取项目资金,他硬拉着要我带他去找领导,到了政府,我就告诉他,领导有可能会从这条路过,他就一直在那里等。”

建学校、修水库,差资金他就往家里跑,家里成了他的大后方银行了。很多人都记得那年建学校,他先后从家里拿了三次钱,4万、3万、2.5万元。在他的感染下,班子成员也分别3万、2万、1万不等自发的拿出了钱齐心协力来办“大家”的事。修水库他也是回家把房产证都拿到银行抵押贷款了。他家那台10寸的黑白电视一用就是十多年,用他从家里拿的钱,可以买29寸的彩电二十台了。妻子抱怨他,如果不当官,家里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艰难。他却笑眯眯地安慰妻子:“只要能吃饱就行了,在乎那么多干什么啊!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做什么时候事,一定要做在先,都要吃苦在前,一定要把老百姓当我们的衣食父母。”

张家保植树造林的意识,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人们的心中。今年三十三岁的沈申英告诉笔者,她们十多岁的时候,看着老张书记带着大家种了很多树,现在路则空气好、水土也好、家里装着水表却不用交水费,村子周围的龙潭又开始出水了,大家房前屋后只要有一点空地,都会栽上树,她们已经养成了栽树、爱树的习惯。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如今的路则村委会生态林木和经济林木种植已达到25000亩,经济价值达1.2亿元。

在他70岁的时候,虽然身体还硬朗,可岁月不饶人哪,腰肌劳损,大家心疼他,都劝他歇歇,从村委会主要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可他退岗不退色啊!哪家的树占了路啦、哪家的婆媳关系不好了,都会来请他,严然一个义务的调解员嘛!

当问到张家保一生最大的愿望时,这样说:“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们路则一样,出来把树全部栽起来,那么我们国家更兴旺,更美好!大树长得像竹子一样,长得那么标准。

落日的余晖照印在每一棵松针上,回家的牧羊人唱着自编的歌谣,张家保望着这些山林,拉起了二胡奏起了他最喜爱的《二泉映月》,一时间整个小山村变得安静详和起来,人们感受到了他那忠于党、忠于人民、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的优良品质,正得到传承和发扬。他的梦里将会和风细雨、树绿根茂,太阳出来了,树根上将诞生出一簇簇崭新的生命,它已不再是小树,而是那个树根的灵魂。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