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民意,何以解民忧

不解民意,何以解民忧

曾经有媒体报道: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

就笔者看来,这样的场景虽是个例,但也并不鲜见。领导干部对群众话说的少、时而需要基层干部圆场,从过去的无话不谈发展到今天的无话可说,究其原因,要么就是因为领导平时忙于工作布置,没有时间下到基层,对基层情况不了解,所以不方便说;要么就是随着职务的升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换了“马甲”,更新了朋友圈,和上级部门、商场大佬交朋友的多了,却对下级部门的服务要求严了,和基层老百姓的交情浅了。再进一步看,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就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错觉,群众的意见听不到、不愿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就无法保证,更何谈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发现问题不是掩耳盗铃,解决问题更不能搪塞敷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和国家相继惩治了一批违法违纪的“大老虎”;与此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查找自身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基础上,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制度要抓、作风要转,贵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关键看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党员干部是公仆,联系服务群众是本职,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愿当听众、只想作看客的干部要不得,也用不得。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