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迈向制度治腐之路(2)

许耀桐:迈向制度治腐之路(2)

“三强并举”:机构是重头

把反腐败斗争转到制度的轨道上来,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机构,借助它发挥和提供组织保障作用。不断推进反腐机构建设,这本来就属于制度反腐的一部分,而且是其关键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开始承担反腐败斗争的重任。但真正要发挥中纪委的作用,必须深化机构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于主业主责,以铁的纪律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着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制度治腐的需要,我们欣喜地看到,中纪委在深化机构改革方面,出台了重大的强有力的举措。2014年3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深化机构改革”的消息,介绍了其27个内设机构改革整合的情况。形象地说,这是“三强并举”,成效巨大。

一是增强了机构聚焦于主业主责。经过机构改革后,现在中央纪委的纪检监察室已由8个增加到12个,增加了4个,占了1/3。每个纪检监察室均设立4个处,配备人员30名。由此,直接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人员增加了100多名,执纪监督相关部门数量和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分别占到内设机构总数和人员编制总数的近70%。可以说,中央纪委的纪检监察职能得到强化,更加聚焦于纪检监察这一主业主责。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干部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组织部,在宣传教育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宣传部,有利于其全面履职。尤其是组建了宣传部,这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了知情权和话语权,可以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进展情况要求更多的信息。舆论宣传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党的正面的舆论宣传不去占领它,就会被谣言讹传所侵占。只有通过舆论宣传阵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行以上的机构改革后,中纪委保持了内设机构总数、行政编制总数和领导职数总数的“三不增加”,而增加的纪检监察机构和人员完全是通过内部挖潜进行的,盘活了机构编制的现有存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现有编制的效能。

二是增强了对纪检干部自身的监督力度。这次中纪委机构改革,新设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体现了正人先正己,要用铁的纪律来打造过硬的纪检队伍的目的,改变了过去“只有纪委去查别人,没有别人来查纪委”的状况。事实说明,纪检干部也会出问题,有了对自身干部的监督机构后,可以很容易地将内部的蛀虫挖出来。2014年5月4日,内部机构调整后出任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上班后就直接从办公室被带走,接受审查。魏健在中纪委内部资历颇深,曾任中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2008年接任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现在新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就是为了避免出现“灯下黑”情况而采取的加强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措施,形成监督管理的闭合系统。中纪委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自身的监督和实施严格的管理。

三是增强了与国际反腐败的合作事务。反腐败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些逃跑、躲藏到国外的贪官抓回来。据有关报道,近30年来我国外逃官员数量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五百多亿美元。从1984年加入国际刑警组织起,我国警方已通过该组织发出了近400个“红色通缉令”,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和双边警务合作,先后从国外押解、遣返犯罪嫌疑人210多名,仍有众多贪官逍遥法外,这就要加大国际间的反腐败事务合作。这次中纪委由原外事局和预防腐败室合并而成的国际合作局,赋予它的职责就是“承担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宜”;“组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实施工作”。显然,有了这样的机构才能更好地履行海外追赃追逃的职能,形成对外逃贪官天涯亡命的震慑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