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发展的总布局,有一个认识和表述变化的过程。1990年11月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战略布局上要以黄河经济带为龙头,重点发展中州平原,积极开发丘陵山区。1995年12月省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逐步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一个经济密集区”。2001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全国粮食基地的决定。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在全省形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地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2006年3月,《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的城市体系,加快培育郑汴洛、新郑漯(京广)、新焦济(南太行)、洛平漯四大产业带,首次提出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2007年5月,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决定。2008年1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09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构建“一极两圈三层”发展格局。2011年,省委提出中原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即“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2013年,省委一度将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推动河南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布局。2013年12月,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总布局”,第一次明确建设“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是河南发展的“总布局”。
关于河南发展的战略,也有一个逐步演绎、提升的过程。1994年,省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决策。1995年12月省六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豫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199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引西进”战略。2001年10月省七次党代会指出,坚持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这是首次提出城市化战略。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2003年8月全省第四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2008年1月省第十一届人代会提出,坚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第一次把人才强省作为战略选择。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以上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确定,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积极作用,有的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形势的发展,我们着眼全国大局,用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河南的发展。2008年编制《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制定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国务院2011年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2年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3年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至此,河南成功完成了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充分反映了河南决策层对“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一个省份获批三个国家战略规划,全国唯一,且结构搭配合理,内涵十分丰富,解决了河南发展的定位、目标、走向、路子、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使河南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平台上。2013年12月,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2014年1月,郭庚茂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讲话中重申,“要聚焦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
“完善总方略”,反映了立足实际、求实求效、深思熟虑、善做善成的优良作风
“完善总方略”,就是“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